一种袜鞋的袜套织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袜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袜鞋的袜套织造工艺。、袜鞋作为一种新型鞋类出现在市面上,袜鞋的袜套采用织线通过机器织造一体成型,再对应不同的袜套选择不同型号的楦头进行定型得到适宜的码数,最后进行加工处理(如粘贴鞋底)形成袜鞋,达到可穿着的目的。这种鞋子制造方式简单,穿着便捷轻盈透气,由织线...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涉及袜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袜鞋的袜套织造工艺。背景技术:1、袜鞋作为一种新型鞋类出现在市面上,袜鞋的袜套采用织线通过机器织造一体成型,再对应不同的袜套选择不同型号的楦头进行定型得到适宜的码数,最后进行加工处理(如粘贴鞋底)形成袜鞋,达到可穿着的目的。这种鞋子制造方式简单,穿着便捷轻盈透气,由织线做为主要材料,生产效率高的同时损耗低。但是人的脚除了长度宽度大小不同外,高度的大小也不一样,通过选择对应码数来决定长度宽度的适宜,而高度则取决于袜套的面部原始设计的高度以及织线提供可拉伸的性能。现有的袜套设计上是为一个袜子的形式,通常从织线的材料和形状大小来进行调整面部的高度,但是这种调整的面部的高度具有局限性,无法完全能适宜所有脚型高度的人。若面部的高度设计的太高,则制成的袜鞋在行走时容易使鞋子在脚背上滑动,增加脚背的摩擦,容易引起脚背的疼痛等不适;若面部的高度设计的太低,容易对脚背的特定部位的过度压力,会限制脚部周围的血液循环,同时限制脚部的自由运动和灵活性,导致脚部供氧不足和营养不良,因此需要一种拥有面部自由度更高的袜套。2、申请公布号cn 116602482 a的一种袜型鞋面及其制作工艺、袜型鞋,其公开了包括面部和底部,所述面部和底部通过横机设备一体编织连接且形成筒状袜型鞋面体;所述面部包括鞋头部、连接于鞋头部后方的鞋舌部、设置于鞋舌部两侧的鞋帮部以及与鞋帮部连接并设置于鞋面体后方的后跟部,所述鞋舌部、鞋帮部与后跟部围成用于使脚穿入鞋面内的鞋口;所述鞋舌靠近所述鞋口的一端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鞋帮分离;所述底部与鞋头部、鞋帮部和后跟部连接;所述面部和/或底部的至少一部分为单层密针组织或双层编织层或多层编织层。以上技术虽然在面部设计了鞋舌部,可以适当的提高面部高度的自由度,再通过鞋帮部两侧调整对脚背的压力,防止袜鞋在行走时容易脱离,但是该编织方法形成的袜型鞋面整体性不足,其鞋头部、鞋帮以及后跟通过分别编织形成,而后在通过缝合形成袜型鞋面,因而在缝接处容易开裂。技术实现思路1、为此,需要提供一种袜鞋的袜套织造工艺,解决袜鞋调整面度的高度有限和整体性的问题。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袜鞋的袜套织造工艺,所述袜套包括一体编织成型的面部和底部,面部包括依次编织连接的后跟、鞋身和鞋头;其包括以下步骤:3、编织后跟以及与后跟对应的底部部分;4、编织鞋身以及与鞋身对应的底部部分,鞋身和后跟围成用于使脚穿入袜套内的鞋口,所述鞋口具有开口,开口向鞋身处延伸;5、编织鞋头以及与鞋头对应的底部部分;6、完成袜套的编织;7、再将楦头从袜套的鞋口穿入袜套;8、开口两侧的连接件提供向袜套内的拉力后,再对袜套进行定型,定型完成后拆除连接件形成袜鞋的袜套。9、进一步地,在所述后跟包括上后跟和下后跟;所述编织后跟及与后跟对应的底部部分的步骤中,10、所述上后跟、下后跟以及与后跟对应的底部部分通过正转和反转编织方向进行编织,并在鞋口边缘处调转。11、进一步地,在所述编织鞋身以及鞋身对应的底部部分,鞋身和后跟围成用于使脚穿入袜套内的鞋口,所述鞋口具有开口,开口向鞋身处延伸的步骤中,12、所述鞋身以及与鞋身对应的底部部分通过正转和反转编织方向进行编织,并在开口两侧边缘处调转。13、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连接线,并与鞋身一体编织成型,所述编织鞋口的开口时,开口的起始针位勾接连接线;编织鞋身以及鞋身对应的底部部分时,分别在开口两侧正转和反转编织方向的调转处勾接连接线。14、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线在开口两侧呈z字形勾接。15、进一步地,在所述编织鞋头以及与鞋头对应的底部部分的步骤中,所述鞋头通过正转和反转编织方向进行编织,并沿着鞋头两侧进行调转;所述与鞋头对应的底部部分包括左片鞋底和右片鞋底,所述左片鞋底和右片鞋底分别连接鞋头,左片鞋底通过正转和反转编织方向进行编织,并沿着左片鞋底的两侧进行调转,右片鞋底通过正转和反转编织方向进行编织,并沿着右片鞋底的两侧进行调转,编织完成后将左片鞋底和右片鞋底向底部翻折,并缝接。16、进一步地,所述面部走全位、半位循环编织形成;所述底部走全位、半位、空针循环编织形成。17、一种袜鞋,采用上述一种袜鞋的袜套织造工艺,其包括袜鞋的袜套,所述袜鞋的袜套的面部对应开口设有鞋舌,所述鞋舌对应鞋底一面固定在开口背离鞋口一端处;所述开口设有系紧结构。18、进一步地,所述系紧结构包括鞋带,所述开口两侧分别设有若干鞋孔,所述鞋孔用于鞋带对穿后在鞋口处打结系紧。19、进一步地,所述鞋孔与鞋身一体编织成型,所述鞋孔为编织形成的镂空组织。20、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应用于在鞋身上设计开口,使面部自由度更高的袜套;在袜套定型时,使用连接件对开口两侧提供向袜套内的拉力,使用楦头从袜套的鞋口穿入袜套内进行定型;防止袜套在定形时由于织线的材料的收缩,导致开口两侧向外收缩变形;定型结束后,再将连接件去除,形成具有开口的袜套,使袜套的面部自由度更高,再通过在开口处设置系紧结构,自由调整袜套的面部高度,进而调整与脚面的贴合度,避免对脚面的压力过紧或过松,确保袜鞋具有舒适度和合适的支撑;另外编织时,面部和底部一体编织成型,面部从后跟、鞋身和鞋头的方向编织,在编织面部的时候一同编织对应的底部部分,使整双鞋在面部没有缝合口,整体性良好,不易开裂。技术特征:1.一种袜鞋的袜套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袜套包括一体编织成型的面部和底部,面部包括依次编织连接的后跟、鞋身和鞋头;其包括以下步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袜鞋的袜套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跟包括上后跟和下后跟;所述编织后跟及与后跟对应的底部部分的步骤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袜鞋的袜套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编织鞋身以及鞋身对应的底部部分,鞋身和后跟围成用于使脚穿入袜套内的鞋口,所述鞋口具有开口,开口向鞋身处延伸的步骤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袜鞋的袜套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连接线,并与鞋身一体编织成型,所述编织鞋口的开口时,开口的起始针位勾接连接线;编织鞋身以及鞋身对应的底部部分时,分别在开口两侧正转和反转编织方向的调转处勾接连接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袜鞋的袜套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在开口两侧呈z字形勾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袜鞋的袜套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编织鞋头以及与鞋头对应的底部部分的步骤中,所述鞋头通过正转和反转编织方向进行编织,并沿着鞋头两侧进行调转;所述与鞋头对应的底部部分包括左片鞋底和右片鞋底,所述左片鞋底和右片鞋底分别连接鞋头,左片鞋底通过正转和反转编织方向进行编织,并沿着左片鞋底的两侧进行调转,右片鞋底通过正转和反转编织方向进行编织,并沿着右片鞋底的两侧进行调转,编织完成后将左片鞋底和右片鞋底向底部翻折,并缝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袜鞋的袜套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面部走全位、半位循环编织形成;所述底部走全位、半位、空针循环编织形成。8.一种袜鞋,采用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中所述一种袜鞋的袜套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袜鞋的袜套,所述袜鞋的袜套的面部对应开口设有鞋舌,所述鞋舌对应鞋底一面固定在开口背离鞋口一端处;所述开口设有系紧结构。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袜鞋的袜套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紧结构包括鞋带,所述开口两侧分别设有若干鞋孔,所述鞋孔用于鞋带对穿后在鞋口处打结系紧。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袜鞋的袜套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孔与鞋身一体编织成型,所述鞋孔为编织形成的镂空组织。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一种袜鞋的袜套织造工艺,所述袜套包括一体织造成型的面部和底部,所述面部包括依次连接的鞋头、鞋身和后跟,所述鞋身和后跟围成用于使脚穿入袜套内的鞋口,所述鞋身具有开口,所述开口朝向鞋口,并向鞋口延伸;所述开口处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对开口两侧;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防止袜套在定形时由于织线的材料的收缩,导致开口两侧向外收缩变形;定型结束后,再将连接件去除,形成具有开口的袜套,使袜套的面部自由度更高,再通过在开口处设置系紧结构,自由调整袜套的面部高度,进而调整与脚面的贴合度,避免对脚面的压力过紧或过松,确保袜鞋具有舒适度和合适的支撑。技术研发人员:黄伟宾,宋群,马帮友,张彩云,陈旭,刘垚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6/30
- 上一篇:一种可拆卸内胆的头盔
- 下一篇:一种鞋子防侧翻性能试验设备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