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结构的缝纫机针距调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9-03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属于缝纫机,涉及一种缝纫机针距调节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改良结构的缝纫机针距调节结构。、缝纫机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抬压脚、调整针距动作,现有结构中,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u】公开了一种缝纫机针距调节结构,包括驱动电机和摆动座,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连接有抬压脚凸轮,其特征在于,所述...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属于缝纫机,涉及一种缝纫机针距调节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改良结构的缝纫机针距调节结构。背景技术:1、缝纫机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抬压脚、调整针距动作,现有结构中,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9752625u】公开了一种缝纫机针距调节结构,包括驱动电机和摆动座,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连接有抬压脚凸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压脚凸轮包括同轴设置的凸轮部一和凸轮部二,所述缝纫机针距调节结构还包括由凸轮部一驱动工作的针距曲柄连杆和凸轮部二驱动工作的抬压脚连杆,所述针距曲柄连杆通过针距连杆与摆动座相连接,所述针距连杆和缝纫机的底板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一。该结构通过抬压脚凸轮虽然能够同时实现针距调节及抬压脚调节,结构更加紧凑,但是该结构仍旧相对复杂,抬压脚高度调节受限,使用不便。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良结构的缝纫机针距调节结构。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改良结构的缝纫机针距调节结构,包括驱动电机、抬压脚凸轮、摆动座、针距曲柄连杆、抬压脚连杆和抬压脚后杠杆,所述针距曲柄连杆和抬压脚连杆依次铰接在固定销轴上,所述抬压脚凸轮连接在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且抬压脚凸轮用于带动针距曲柄连杆和抬压脚连杆工作,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压脚连杆和抬压脚后杠杆之间通过驱动连杆相连接,所述抬压脚连杆包括依次相连的摆动部、延展部和联动部,所述摆动部的中部铰接在固定销轴上,所述延展部由其与摆动部的连接部翻折且朝向缝纫机机头一端延伸,所述联动部位于延展部的前端,所述驱动连杆的下端铰接在联动部上,所述抬压脚后杠杆与驱动连杆的上端相铰接。3、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缝纫机针距调节结构中,所述抬压脚后杠杆包括呈7字型相连的杠杆部一和杠杆部二,所述杠杆部一的前端和杠杆部二的上端相连,所述驱动连杆的上端铰接在杠杆部一的后端,所述杠杆部二的下端用于连接抬压脚拉杆。4、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缝纫机针距调节结构中,所述杠杆部一的后端连接有抬压脚顶杆,所述抬压脚顶杆的上端与杠杆部一的铰接部位于驱动连杆与杠杆部一的铰接部的前端。5、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缝纫机针距调节结构中,所述驱动连杆和抬压脚顶杆分别铰接在杠杆部一的两侧。6、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缝纫机针距调节结构中,所述杠杆部一和杠杆部二的连接部铰接在缝纫机的机壳上。7、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缝纫机针距调节结构中,所述摆动部相对于固定销轴垂直设置,所述延展部相对于摆动部朝向缝纫机机头一侧垂直翻折。8、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缝纫机针距调节结构中,所述联动部制为位于延展部的前端的板状结构,所述联动部的下部具有用于连接驱动连杆的连接孔。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抬压脚连杆的结构改变,使其具有朝向缝纫机机头一端延伸的延展部,从而使得与抬压脚连杆相连的抬压脚后杠杆的位置向前移动,避免对各联动组件造成干涉,可以有效地降低噪音,同时由于现有设计中抬压脚后杠杆是装在竖轴前套,现在前移至上轴中套位置,工作空间更大,能够解决抬压脚高度不足的问题。技术特征:1.一种改良结构的缝纫机针距调节结构,包括驱动电机(1)、抬压脚凸轮(2)、摆动座(3)、针距曲柄连杆(4)、抬压脚连杆(5)和抬压脚后杠杆(6),所述针距曲柄连杆(4)和抬压脚连杆(5)依次铰接在固定销轴(7)上,所述抬压脚凸轮(2)连接在驱动电机(1)的电机轴上,且抬压脚凸轮(2)用于带动针距曲柄连杆(4)和抬压脚连杆(5)工作,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压脚连杆(5)和抬压脚后杠杆(6)之间通过驱动连杆(8)相连接,所述抬压脚连杆(5)包括依次相连的摆动部(501)、延展部(502)和联动部(503),所述摆动部(501)的中部铰接在固定销轴(7)上,所述延展部(502)由其与摆动部(501)的连接部翻折且朝向缝纫机机头一端延伸,所述联动部(503)位于延展部(502)的前端,所述驱动连杆(8)的下端铰接在联动部(503)上,所述抬压脚后杠杆(6)与驱动连杆(8)的上端相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结构的缝纫机针距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压脚后杠杆(6)包括呈7字型相连的杠杆部一(601)和杠杆部二(602),所述杠杆部一(601)的前端和杠杆部二(602)的上端相连,所述驱动连杆(8)的上端铰接在杠杆部一(601)的后端,所述杠杆部二(602)的下端用于连接抬压脚拉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结构的缝纫机针距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部一(601)的后端连接有抬压脚顶杆(9),所述抬压脚顶杆(9)的上端与杠杆部一(601)的铰接部位于驱动连杆(8)与杠杆部一(601)的铰接部的前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良结构的缝纫机针距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连杆(8)和抬压脚顶杆(9)分别铰接在杠杆部一(601)的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改良结构的缝纫机针距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部一(601)和杠杆部二(602)的连接部铰接在缝纫机的机壳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结构的缝纫机针距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部(501)相对于固定销轴(7)垂直设置,所述延展部(502)相对于摆动部(501)朝向缝纫机机头一侧垂直翻折。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良结构的缝纫机针距调节结构,所述联动部(503)制为位于延展部(502)的前端的板状结构,所述联动部(503)的下部具有用于连接驱动连杆(8)的连接孔(504)。技术总结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良结构的缝纫机针距调节结构,属于缝纫机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缝纫机抬压脚高度调节受限的问题。本改良结构的缝纫机针距调节结构,包括驱动电机、抬压脚凸轮、摆动座、针距曲柄连杆、抬压脚连杆和抬压脚后杠杆,抬压脚连杆和抬压脚后杠杆之间通过驱动连杆相连接,抬压脚连杆包括依次相连的摆动部、延展部和联动部,摆动部的中部铰接在固定销轴上,延展部由其与摆动部的连接部翻折且朝向缝纫机机头一端延伸,联动部位于延展部的前端,驱动连杆的下端铰接在联动部上,抬压脚后杠杆与驱动连杆的上端相铰接。它通过结构改进,使得抬压脚后杠杆位置前移至上轴中套位置,工作空间更大,能够解决抬压脚高度不足的问题。技术研发人员:卢律何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广和缝纫机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213技术公布日:2024/8/26
- 上一篇:一种用于服装设计的裁剪装置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横编织机全功能三角底板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