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角度编码器控制的扁丝径向退绕装置的制作
发布日期:2024-09-03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扁丝径向退绕,具体是一种基于角度编码器控制的扁丝径向退绕装置。、传统的剑杆织机引纬,纬纱都是从纬纱筒子上沿纬纱筒子的轴线防线退绕,一般经储纬器、纬纱检测器、选纬器后被送纬剑夹持,开始引纬,纬纱沿纬纱筒子轴向退绕会使纬纱加捻,纬纱上额外增加的捻回一般不影响织物质量,可以调整储纬器旋...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属于扁丝径向退绕,具体是一种基于角度编码器控制的扁丝径向退绕装置。背景技术:1、传统的剑杆织机引纬,纬纱都是从纬纱筒子上沿纬纱筒子的轴线防线退绕,一般经储纬器、纬纱检测器、选纬器后被送纬剑夹持,开始引纬,纬纱沿纬纱筒子轴向退绕会使纬纱加捻,纬纱上额外增加的捻回一般不影响织物质量,可以调整储纬器旋转方向减少额外增加的捻回数量,或者增设一个专门的“无捻”储纬器,消除纬纱上额外增加的捻回,但上述方法无法保证轴向退绕的纬纱上完全消除捻回,对于扁平类纬纱(如扁平丝、展平的碳纤维等),如果织物上不允许纬纱存在捻回,那么轴向退绕的方式不能用于织造过程,因此,现提出了一种基于角度编码器控制的扁丝径向退绕装置。技术实现思路1、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角度编码器控制的扁丝径向退绕装置,解决了当扁平丝织造时,不会在扁平丝上形成额外的捻回的问题。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角度编码器控制的扁丝径向退绕装置,包括纬纱筒子传动组件,所述纬纱筒子传动组件的外部设置有扁平丝,所述扁平丝的底部分别连接有第一导纱轮、第二导纱轮、第三导纱轮、第四导纱轮,所述第四导纱轮的外部固装有支架,所述第三导纱轮的外部一端安装有摆杆传动组件,所述扁平丝的外部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瓷圈与第二瓷圈。3、优选地,所述纬纱筒子传动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扁平丝外部的纬纱筒子,设置于纬纱筒子内部的筒子芯管,套设于筒子芯管外部的锥形套,设置于锥形套内部的平健,连接于平健内部的筒子芯轴,连接于筒子芯轴外部的抱箍,安装于抱箍内部的伺服电机,固装于伺服电机外部的电机座,套接于筒子芯轴外部一端的螺母,设置于螺母外侧的平垫圈,连接于平垫圈外部的顶圈。4、优选地,所述摆杆传动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三导纱轮外部的摆杆,固定连接于摆杆外部的传动轴,分别连接于传动轴外部两端的第二梅花联轴节与第一梅花联轴节,套接于第二梅花联轴节内部的角度编码器,设置于第一梅花联轴节外部的电机座板,安装于电机座板外部的转矩电机,连接于角度编码器外部的座板,固装于座板底部的底座板,安装于底座板顶面的组合式传动座,设置于组合式传动座外侧的第一撑脚,安装于底座板底部的第二撑脚,安装于组合式传动座内部的轴承,分别设置于轴承外部一侧的轴挡圈、孔挡圈。5、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纱轮、所述第二导纱轮、所述第四导纱轮与所述支架的外部固装。6、优选地,所述第一撑脚的底部与所述底座板的顶面安装。7、优选地,所述轴承的内壁与所述传动轴的外部接触。8、优选地,所述扁平丝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瓷圈、所述第二瓷圈的内部与所述筒子芯管的外部接触。9、优选地,所述锥形套经过平健与筒子芯轴连接可随之同步转动。10、优选地,所述摆杆通过固接于第一梅花联轴节的外部,第一梅花联轴节旋转时带动摆杆左右摆动。11、优选地,所述第二撑脚的数量有四个,且第二撑脚均匀分布于底座板的底部。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3、本发明通过将扁平丝的一端穿过第一导纱轮、第二导纱轮、第三导纱轮、第四导纱轮,扁平丝的另一端进入织机的引纬系统,支架对第一导纱轮、第二导纱轮、第四导纱轮固定,启动伺服电机带动平健、筒子芯轴旋转,筒子芯轴带动锥形套旋转,同时带动纬纱筒子转动,启动转矩电机带动第一梅花联轴节旋转,第一梅花联轴节带动传动轴,经过传动轴带动第二梅花联轴节与角度编码器旋转,同时传动轴带动摆杆,使传动轴、角度编码器与摆杆一起同步摆动,当角度编码器检测到的角度大于90°时,扁平丝当前张力增大,说明当前扁平丝张力正在增大,扁平丝供应量小于织机引纬所需,此时控制系统会加快纬纱筒子转速,增加扁平丝退绕长度;14、当角度编码器检测到的角度小于90°时,扁平丝当前张力减小,说明当前扁平丝张力正在减小,扁平丝供应量大于织机引纬所需,此时控制系统会降低纬纱筒子转速,进而传动摆杆使之对扁平丝施加一定的张力,通过角度编码器检测到摆杆位置变化,以此控制纬纱筒子转速从而控制扁平丝退绕长度,能够保证织机正常引纬,在此过程中避免了扁平丝上形成额外的捻回的情况发生。技术特征:1.一种基于角度编码器控制的扁丝径向退绕装置,包括纬纱筒子传动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纬纱筒子传动组件(1)的外部设置有扁平丝(10),所述扁平丝(10)的底部分别连接有第一导纱轮(4)、第二导纱轮(5)、第三导纱轮(6)、第四导纱轮(7),所述第四导纱轮(7)的外部固装有支架(9),所述第三导纱轮(6)的外部一端安装有摆杆传动组件(2),所述扁平丝(10)的外部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瓷圈(3)与第二瓷圈(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角度编码器控制的扁丝径向退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纬纱筒子传动组件(1)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扁平丝(10)外部的纬纱筒子(101),设置于纬纱筒子(101)内部的筒子芯管(111),套设于筒子芯管(111)外部的锥形套(106),设置于锥形套(106)内部的平健(105),连接于平健(105)内部的筒子芯轴(110),连接于筒子芯轴(110)外部的抱箍(104),安装于抱箍(104)内部的伺服电机(103),固装于伺服电机(103)外部的电机座(102),套接于筒子芯轴(110)外部一端的螺母(107),设置于螺母(107)外侧的平垫圈(108),连接于平垫圈(108)外部的顶圈(10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角度编码器控制的扁丝径向退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传动组件(2)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三导纱轮(6)外部的摆杆(201),固定连接于摆杆(201)外部的传动轴(205),分别连接于传动轴(205)外部两端的第二梅花联轴节(206)与第一梅花联轴节(204),套接于第二梅花联轴节(206)内部的角度编码器(207),设置于第一梅花联轴节(204)外部的电机座板(203),安装于电机座板(203)外部的转矩电机(202),连接于角度编码器(207)外部的座板(208),固装于座板(208)底部的底座板(211),安装于底座板(211)顶面的组合式传动座(209),设置于组合式传动座(209)外侧的第一撑脚(210),安装于底座板(211)底部的第二撑脚(212),安装于组合式传动座(209)内部的轴承(215),分别设置于轴承(215)外部一侧的轴挡圈(214)、孔挡圈(21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角度编码器控制的扁丝径向退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纱轮(4)、所述第二导纱轮(5)、所述第四导纱轮(7)与所述支架(9)的外部固装。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角度编码器控制的扁丝径向退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撑脚(210)的底部与所述底座板(211)的顶面安装。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角度编码器控制的扁丝径向退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215)的内壁与所述传动轴(205)的外部接触。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角度编码器控制的扁丝径向退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丝(10)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瓷圈(3)、所述第二瓷圈(8)的内部与所述筒子芯管(111)的外部接触。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角度编码器控制的扁丝径向退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套(106)经过平健(105)与筒子芯轴(110)连接可随之同步转动。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角度编码器控制的扁丝径向退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201)通过固接于第一梅花联轴节(204)的外部,第一梅花联轴节(204)旋转时带动摆杆(201)左右摆动。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角度编码器控制的扁丝径向退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撑脚(212)的数量有四个,且第二撑脚(212)均匀分布于底座板(211)的底部。技术总结本发明属于扁丝径向退绕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角度编码器控制的扁丝径向退绕装置,包括纬纱筒子传动组件。本发明通过将扁平丝的一端穿过第一导纱轮、第二导纱轮、第三导纱轮、第四导纱轮,扁平丝的另一端进入织机的引纬系统,支架对第一导纱轮、第二导纱轮、第四导纱轮固定,启动伺服电机带动平健、筒子芯轴旋转,筒子芯轴带动锥形套旋转,同时带动纬纱筒子转动,启动转矩电机带动第一梅花联轴节旋转,进而传动摆杆使之对扁平丝施加一定的张力,通过角度编码器检测到摆杆位置变化,以此控制纬纱筒子转速从而控制扁平丝退绕长度,能够保证织机正常引纬,在此过程中避免了扁平丝上形成额外的捻回的情况发生。技术研发人员:石祖良,魏慰,王艳,沈敏娇,罗军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太平洋纺织机械(常熟)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