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糟朽粉化丝质文物的加固定形方法与流程_中国专利数据库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一种糟朽粉化丝质文物的加固定形方法与流程

发布日期:2024-09-03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一种糟朽粉化丝质文物的加固定形方法与流程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设计)人: 申请(专利权)人:
主分类号: 分类号: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国省代码:
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文件下载: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摘要: 本发明属于文物修复,涉及丝质文物,特别涉及一种糟朽粉化丝质文物的加固定形方法。、丝织文物是我国出土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丝织文物的主要成分为桑蚕丝,而我国最早使用桑蚕丝进行织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朝的嫘祖。由于兼具高强度、高柔韧性、高舒适性和高透气性等优点,桑蚕丝在历朝历代被广泛用于各种丝织品...
相关服务: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本发明属于文物修复,涉及丝质文物,特别涉及一种糟朽粉化丝质文物的加固定形方法。背景技术:1、丝织文物是我国出土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丝织文物的主要成分为桑蚕丝,而我国最早使用桑蚕丝进行织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朝的嫘祖。由于兼具高强度、高柔韧性、高舒适性和高透气性等优点,桑蚕丝在历朝历代被广泛用于各种丝织品的制备。古代丝织品的制备大致经历以下步骤:(1)缫丝;(2)织造;(3)染整;(4)刺绣等后加工处理。因此,丝质文物不仅种类繁多(包括服装、挂毯、旗帜、横幅、装饰物品等),而且充分记录了古代的文化、艺术、科技等的发展水平,同时反映了当时人类的生活状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桑蚕丝是一种蛋白质,极易因氧化、水解、链断裂、链重排等被降解粉化。丝质文物降解的影响因素多样,包括温度、光照、酸、氧化物质、金属化合物、生物污染等。我国目前出土的丝质文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降解粉化。2、目前,尚无长期有效的糟朽粉化丝质文物加固定形技术。传统的糟朽丝质文物的修复实践包括:使用纸材料进行修复;使用胶水、黏附剂、交联剂等进行修复;使用丙烯酸酯、醋酸乙烯酯、环氧树脂等合成高分子进行修复。但是这些传统技术没有展现出理想的塑形加固效果。3、除了上述传统技术,一些新型加固塑形技术也得到了发展,但依旧存在不足。例如使用将再生丝素溶液或合成类丝素溶液黏附在丝素表面可以加固糟朽丝织品,通过控制再生丝素的结晶度,可以权衡丝质文物的强度与韧性。但是,再生丝素溶液无法均匀包覆丝素,且易将丝纤维包覆在厚涂层中,影响柔韧性与美观。类似的材料还包括纤维素纳米晶体和细菌纤维素等。此外,也有研究尝试使用桑蚕丝的外壳成分丝胶来加固定形糟朽粉化丝质文物。但整体加固定形效果一般。二醛类的交联剂以及二缩水甘油醚类交联剂也被用于处理糟朽粉化丝织品。但这种基于化学交联的策略不仅改变了丝绸固有的颜色与质地,也会破坏丝绸的柔韧性。丝素/二缩水甘油醚的组合策略虽然有较好的加固塑形效果,但依旧无法避免丝织品柔韧性被破坏的风险。技术实现思路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糟朽粉化丝质文物的加固定形方法,本发明能有效对糟朽粉化丝质文物进行塑形和加固,同时不影响糟朽丝质文物的固有颜色、质地和柔韧性。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3、一种糟朽粉化丝质文物的加固定形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4、(1)将枝化聚乙烯亚胺溶于乙醇中,配制得到质量浓度为2~20%的枝化聚乙烯亚胺乙醇溶液;5、(2)将丝质文物放入枝化聚乙烯亚胺乙醇溶液中浸泡,直至枝化聚乙烯亚胺渗透入丝质文物内部;6、(3)取出丝质文物,自然挥发去除乙醇;7、(4)将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溶于丙酮中,配制得到质量浓度为0.5~5%的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丙酮溶液;8、(5)将步骤(3)中的丝质文物放入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丙酮溶液中浸泡10~20min,然后取出丝质文物,待丙酮挥发后枝化聚乙烯亚胺和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反应,从而得到加固的丝质文物;9、(6)将棕榈酸异丙酯溶于丙酮中,配制得到质量浓度为0.5~1.5%的棕榈酸异丙酯丙酮溶液;10、(7)将加固的丝质文物放入棕榈酸异丙酯丙酮溶液中浸泡10~20min,取出丝质文物,在阴凉处自然阴干,从而完成丝质文物的加固定形。11、进一步地,所述枝化聚乙烯亚胺的分子量为600~1200。12、进一步地,步骤(1)中,枝化聚乙烯亚胺乙醇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8%。13、进一步地,步骤(2)中,丝质文物浸泡到枝化聚乙烯亚胺乙醇溶液中,直至枝化聚乙烯亚胺乙醇溶液的体积不发生变化,如此,枝化聚乙烯亚胺渗透进入丝质文物内部,且枝化聚乙烯亚胺达到渗透平衡。14、进一步地,步骤(4)中,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丙酮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3%。15、进一步地,步骤(6)中,棕榈酸异丙酯丙酮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16、进一步地,步骤(7)中,自然阴干时,温度不高于25℃。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8、1、本发明采用低分子量的枝化聚乙烯亚胺作为填充剂,渗透性好,能有效缩短渗透周期。将糟朽腐化丝质文物浸泡在枝化聚乙烯亚胺乙醇溶液中,在浸泡过程中,枝化聚乙烯亚胺会渗透进入丝质文物内部,乙醇挥发后,枝化聚乙烯亚胺均匀附着在丝质文物每根纤维素表面,同时枝化聚乙烯亚胺的活性位点多,含有氨基量多,枝化聚乙烯亚胺中的氨基就和丝质文物丝素纤维表面中的羟基和醚键等形成氢键,对糟朽粉化丝质文物起到支撑作用,从而加固糟朽粉化丝质文物结构。19、然后将糟朽粉化丝质文物浸泡在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丙酮溶液中,在浸泡过程中,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就渗透进入丝质文物内部,同时枝化聚乙烯亚胺不溶于丙酮溶液,所以此时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和枝化聚乙烯亚胺不会反应,待丙酮挥发后,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均匀附着在丝质文物每根纤维素表面,同时枝化聚乙烯亚胺结构中的伯氨和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结构中的三元环会发生亲核反应,从而在糟朽粉化丝质文物纤维素间交联形成的网络结构,进而提高糟朽粉化丝质文物的尺寸稳定性。如此,对糟朽粉化丝质文物的内部和表面都进行了有效原位加固,能有效保证糟朽粉化丝质文物的力学性能。20、最后,采用棕榈酸异丙酯对丝质文物进行处理,可以有效保证丝质文物的柔韧性。21、2、采用本发明所述加固定形方法处理丝质文物,不需任何设备,操作环境要求简单,操作简单,能有效降低文物保护工作人员操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且具有普适性,便于推广应用。技术特征:1.一种糟朽粉化丝质文物的加固定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糟朽粉化丝质文物的加固定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枝化聚乙烯亚胺的分子量为600~120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糟朽粉化丝质文物的加固定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枝化聚乙烯亚胺乙醇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糟朽粉化丝质文物的加固定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丝质文物浸泡到枝化聚乙烯亚胺乙醇溶液中,直至枝化聚乙烯亚胺乙醇溶液的体积不发生变化,如此,枝化聚乙烯亚胺渗透进入丝质文物内部,且枝化聚乙烯亚胺达到渗透平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糟朽粉化丝质文物的加固定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丙酮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糟朽粉化丝质文物的加固定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棕榈酸异丙酯丙酮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糟朽粉化丝质文物的加固定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自然阴干时,温度不高于25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糟朽粉化丝质文物的加固定形方法,包括:将枝化聚乙烯亚胺溶于乙醇中,配制得到质量浓度为2~20%的枝化聚乙烯亚胺乙醇溶液;将丝质文物放入枝化聚乙烯亚胺乙醇溶液中浸泡,直至枝化聚乙烯亚胺渗透入丝质文物内部;取出丝质文物,去除乙醇;将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溶于丙酮中,配制得到质量浓度为0.5~5%的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丙酮溶液;将丝质文物放入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丙酮溶液中浸泡0~20 min,然后取出丝质文物反应,从而得到加固的丝质文物;将棕榈酸异丙酯溶于丙酮中,配制得到质量浓度为0.5~1.5%的将棕榈酸异丙酯丙酮溶液;将加固的丝质文物放入棕榈酸异丙酯丙酮溶液中浸泡10~20 min,取出丝质文物,在阴凉处自然阴干即可。技术研发人员:赵阳,吴昊,方北松,冉家兵,祝雄斌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荆州文物保护中心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8/26

一种糟朽粉化丝质文物的加固定形方法与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