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温变色面料的生产设备和制备方法与流程
发布日期:2024-09-03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面料生产,具体涉及一种感温变色面料的生产设备和制备方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纺织品的功能化和智能化表现出了更高的需求。其中,对温度具有响应性的感温变色面料,可使面料颜色丰富多彩,将功能、时尚等融为一体,深受市场青睐。、现有技术中直接使用感温变色染料进行面料浸染,普遍存在色...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涉及面料生产,具体涉及一种感温变色面料的生产设备和制备方法。背景技术: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纺织品的功能化和智能化表现出了更高的需求。其中,对温度具有响应性的感温变色面料,可使面料颜色丰富多彩,将功能、时尚等融为一体,深受市场青睐。2、现有技术中直接使用感温变色染料进行面料浸染,普遍存在色牢度差和染色不均匀的问题,在多次洗涤后还存在掉色或色花等问题,而采用直接涂层印花将染料涂覆在面料表面,也易存在不易控制涂料厚度导致涂料过厚而渗透滴落的问题,且涂料附着后会存在气泡灰尘等问题,影响面料质量。除此之外,由于感温变色面料均含有微胶囊变色剂,因此需要避免长时间受热损害变色效果。技术实现思路1、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色牢性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感温变色面料的制备方法和生产设备。2、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3、一种感温变色面料的生产设备,包括工作架,还包括沿面料送料方向依次设置的放卷结构、染色结构、涂布结构、固色结构和收卷结构,所述放卷结构和收卷结构分别设置在工作架两端,所述染色结构、涂布结构和固色结构设置在工作架上且位于放卷结构和收卷结构之间,所述染色结构包括浸染槽和多个浸染辊,所述浸染辊定位转动安装在浸染槽内,所述涂布结构包括一次涂布件和二次涂布件,所述一次涂布件设置在二次涂布件上方,所述一次涂布件的出料端和二次涂布件的进料端之间还设置有平整件,所述固色结构设置在二次涂布件远离平整件的一端且固色结构的出料端与收卷结构连接;4、所述一次涂布件包括横向并列设置的一次涂覆件和一次干燥件,所述一次涂覆件靠近染色结构设置,所述一次干燥件设置在一次涂覆件出料处,所述一次涂覆件包括一次涂覆辊和一次刮刀,所述一次涂覆辊定位转动安装在工作架上,所述一次刮刀设置在一次涂覆辊靠近一次干燥件的一侧上方;5、所述二次涂布件包括横向并列设置的二次涂覆件和二次干燥件,所述二次涂覆件靠近平整件设置,所述二次干燥件设置在二次涂覆件出料处,所述二次涂覆件包括二次涂覆辊和二次刮刀,所述二次涂覆辊定位转动安装在工作架上,所述二次刮刀设置在二次涂覆辊靠近二次干燥件的一侧上方;6、所述固色结构包括沿送料方向依次设置的固色件和烘焙件,所述固色件设置在二次干燥件的出料端,所述烘焙件设置在固色件的出料端且与收卷结构连接设置,所述固色件包括固色架和定位转动安装在固色架内的固色筒;7、所述一次干燥件、二次干燥件和烘焙件一体设置,所述一次干燥件、二次干燥件和烘焙件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二次干燥件设置在一次涂覆件靠近一次干燥件的一侧下方且位于二次涂覆件和固色件之间,所述烘焙件设置在固色件靠近二次干燥件的一侧下方,所述一次干燥件、二次干燥件和烘焙件均分别连接有循环风管,所述循环风管与热风箱连接。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面料由放卷结构放卷后进入染色结构,在染色结构处进行浸染并干燥后进入涂布结构,先通过一次涂覆件和一次干燥件进行一次背面涂覆干燥操作,再由一次干燥件的右侧出料进入平整件,从上至下经过平整件,在平整件进行除尘和表面压平操作,之后从右至左进入二次涂覆件和二次干燥件进行正面涂覆干燥操作,再从右至左进入固色件进行固色,固色后由固色件的左侧出料后进入烘焙件进行固色烘焙,最后由收卷结构收卷。将浸染与涂布结合,能够确保面料表面着色的牢固性,先通过浸染实现双面着色,主要确保正面着色完全,之后再分次涂层能够减少每次涂覆涂料的量从而避免涂料渗透滴落,节省涂料成本并降低干燥压力,从而保证面料表面的涂层成型效果。其中,一次干燥件、二次干燥件和烘焙件一体设置,集中设置相关烘干干燥设备且能够降低烘干干燥设备的占地面积,集中放置的烘干干燥设备能够实现保温功能且降低热能能耗,达到节能绿色生产的目的。9、进一步的,所述浸染辊沿浸染槽长度方向阵列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浸染辊轴线相互平行且均沿浸染槽宽度方向设置,每个所述浸染辊一端均连接有浸染驱动,所述浸染槽内液面高度不超过浸染辊圆心高度;所述浸染槽两端分别设置有定位转动安装的引入辊和引出辊,所述引入辊设置在靠近放卷结构一侧且位于浸染槽的一端上方,所述引出辊靠近涂布结构设置。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入辊和引出辊将面料导入导出浸染槽,配合浸染辊完成浸液操作,浸染槽内液面高度不超过浸染辊圆心高度确保进入浸染槽的面料完全浸透,完成一次浸染操作。11、进一步的,所述染色结构还包括多个混料件,所述混料件设置在浸染槽内且位于浸染辊的一侧下方,所述混料件通过混料皮带与浸染辊连接,所述混料件包括混料轴和混料叶,所述混料轴轴线与浸染辊轴线平行设置且混料轴直径小于浸染辊直径,所述混料叶与混料轴对应设置且固定在混料轴上。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浸染时混料件随浸染辊运动,避免浸染槽内变色染液沉淀,保证浸染效果,确保变色染液浸透面料。13、进一步的,所述染色结构还包括预烘件,所述预烘件两端固定在工作架上且设置在靠近引出辊一侧,所述预烘件呈l型且开口朝向引出辊,所述预烘件包括第一烘干块和第二烘干块,所述第一烘干块与水平面平行设置且设置在引出辊上方,所述第二烘干块设置在远离引入辊的一侧且第二烘干块顶端与第一烘干块相交。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烘件构成开口朝向面料,构成循环加热空间,配合面料的输送轨迹且将热量聚集在面料拐角处避免热量分散,完成对浸染面料的一次烘干操作。15、进一步的,所述一次涂覆辊两侧设置有上提辊,所述上提辊对称设置且位于一次涂覆辊的轴线上方,所述一次涂覆辊底部延伸有一次涂料口,所述一次刮刀竖直设置且下方对应设置有第一承载块,所述第一承载块两端固定在工作架上,面料经过一次刮刀底部与第一承载块之间间隙,所述一次刮刀靠近一次涂覆辊一侧设置有第一吸料口;所述二次涂覆辊两侧设置有上压辊,所述上压辊对称设置且位于二次涂覆辊的轴线上方,所述二次涂覆辊底部延伸有二次涂料口,所述二次刮刀竖直设置且下方对应设置有第二承载块,所述第二承载块两端固定在工作架上,面料经过二次刮刀底部与第二承载块之间间隙,所述二次刮刀靠近二次涂覆辊一侧设置有第二吸料口。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过浸染的面料绕过上提辊和一次涂覆辊,一次涂覆辊底面与面料接触,从而该处设置一次涂料口进行涂料操作,经过一次涂料后的面料由一次刮刀进行表面涂料的抹平均匀操作,一次刮刀将多余涂料吸入第一吸料口避免余料堆积,上提辊提升面料表面张力确保涂覆时面料表面展平,除此之外上提辊将面料与一次涂覆辊的接触面积扩大,提升表面涂布效果且便于操作,同理,一次涂料后的面料绕过上压辊和二次涂覆辊进行二次涂料操作通过二次刮刀表面均匀,也通过上压辊扩大接触面积。17、进一步的,所述一次干燥件内底部设置有第一加热管,所述一次干燥件顶部阵列设置有多个第一加热砖,所述一次干燥件侧壁顶部还设有循环风管与热风箱连通,所述一次干燥件远离一次涂覆件一侧延伸有第一缓热架,第一缓热架内顶部远离一次干燥件的一端还设置有倾斜的导向风板,所述导向风板顶部靠近一次干燥件设置且底部远离一次干燥件设置;所述二次干燥件内底部设置有第二加热管,所述二次干燥件顶部阵列设置有多个第二加热砖,所述二次干燥件侧壁底部还设有循环风管与热风箱连通。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次干燥件和二次干燥件通过循环风管连接构成循环空气对流,加快热量流动散发,有效提高涂料的干燥固化效率,通过节约发热资源,在一次干燥件和二次干燥件之间进行热量转移和热量的循环利用;第一缓热架和导向风板的设计避免面料一次干燥后温度急剧变化,影响涂层效果。19、进一步的,所述一次干燥件与二次涂覆件之间还设置有竖向并列设置的两个第一换向辊,所述第一换向辊轴线沿工作架宽度方向设置且分别设置在平整件顶部和底部,所述平整件包括多组横向并列设置的除尘件和压平件,所述除尘件和压平件关于面料相对设置,所述除尘件包括除尘辊和集尘箱,所述除尘辊上开设有负压集尘口,所述压平件包括压平辊和压刮板,所述压平辊设置在除尘辊轴线上方且与除尘辊轴线平行,所述压刮板倾斜设置在除尘辊轴线下方且沿工作架宽度方向设置,所述压刮板顶部与除尘辊之间距离小于压刮板底部与除尘辊之间距离。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次涂覆干燥后的面料经过第一换向辊进行换向,从而二次涂覆将涂覆另一面,实现双面的涂布操作,在进行二次涂布前将对一次涂层进行压平处理,避免渗透到另一面的涂料影响二次涂料,通过除尘件和压刮板去除表面碎屑,保证二次涂料的顺利。21、进一步的,所述固色件还包括设置在固色架内顶部的上固色块和设置在固色筒轴线上方的多个引导辊,所述引导辊沿固色筒外周阵列设置且轴线与固色筒轴线平行,所述固色筒上开设有多个出汽口,所述固色件还包括设置在固色架两端的导入辊,所述导入辊设置在固色筒轴线下方且轴线与固色筒轴线平行,所述固色架内底部还设置有积水槽。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固色块和固色筒均设置有蒸汽发生装置,固色筒产生蒸汽对进入筒内的面料进行固色操作,旋转的固色筒配合顶部的上固色块提高固色架能空气流速和蒸汽发生温度确保面料每块均能被浸润,固色筒的旋转方向可以与面料输送方向相反,有效保证后续固色效果。固色架底部设置的积水槽便于冷凝水的排出,同时也可连接固色筒实现水的循环利用,有效节约资源。23、进一步的,所述固色件与烘焙件之间还设置有第二换向辊,所述第二换向辊轴线沿工作架宽度方向设置,上方的第二换向辊与固色件并列设置,下方的第二换向辊与烘焙件并列设置,所述烘焙件内底部阵列设置有多个下加热砖,所述烘焙件侧壁顶部上还设置有排风板,所述排风板沿烘焙件长度方向阵列设置且通过循环风管与热风箱连接。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风板产出热气对进入烘焙件内的面料进行烘干,配合加热砖提升空气流动性,有效提升烘干效果。25、一种感温变色面料的制备方法,采用上述一种感温变色面料的生产设备,包括以下步骤:26、步骤一:配置变色染液,变色染液包括感温变色染料和稀释水,感温变色染料和稀释水的比例为(220):100,感温变色染料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囊壁2025份、颜料2025份、显色剂1015份、蜡310份、乳化剂35份、催化剂35份、溶剂1541份,将囊壁、颜料和蜡混合均匀后升温至5080℃,再加入显色剂和溶剂制成变色剂,取变色剂加入催化剂并在高速剪切下加入乳化剂混合乳化得到感温变色染料;27、步骤三:印染面料,面料由染色结构进行一次浸染并干燥,浸染温度为525℃,浸染后面料于130180℃烘干,烘干时间为12min,再由涂布结构进行双面涂布并干燥,一次干燥件和二次干燥件的干燥温度均为100120℃,干燥时间均为12min;28、步骤四:固色定型,将印染后的面料由固色结构进行蒸汽固色并烘干,于120150℃高温定型13min,整理收卷后得到感温变色面料。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显色剂为4-羟基-4-异丙氧基二苯砜或4,4-二羟基二苯砜,具备良好的感度和稳定性且易溶于热水,本技术的溶剂避免高极性溶剂,如甲醇、乙醇等,避免由于渗透作用影响囊壁内部环境,从而影响变色性能;步骤上采用浸染与涂布相结构,变色面料生产质量,染色结构使用较低浓度的感温变色染液进行一次浸染,涂布结构使用正常浓度的感温变色染液进行涂布操作,避免后续成色过重达不到预期效果,双次双重着色确保着色牢固稳定。30、综上所述,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31、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感温变色面料的生产设备,将浸染与涂布结合,能够确保面料表面着色的牢固性,先通过浸染实现双面着色,主要确保正面着色完全,之后再分次涂层能够减少每次涂覆涂料的量从而避免涂料渗透滴落,节省涂料成本并降低干燥压力,从而保证面料表面的涂层成型效果。32、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感温变色面料的生产设备,一次干燥件、二次干燥件和烘焙件一体设置,集中设置相关烘干干燥设备且能够降低烘干干燥设备的占地面积,集中放置的烘干干燥设备能够实现保温功能且降低热能能耗,达到节能绿色生产的目的。33、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感温变色面料的制备方法,感温变色染液具备良好感度和稳定性,避免极性溶剂使用破坏变色性且减少环境污染,变色染液使用较少添加量就能达到变色,浸染与涂布相结合确保色牢性。
- 上一篇:一种起毛中底布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钩针编织物高效整理设备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