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毛中底布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9-03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无纺布工艺,具体的说是指一种起毛中底布的生产工艺。、中底布是一种用于鞋类制作的材料,通常用于鞋子的中底部分,它主要用于增加鞋子的支撑性和耐久性,提高穿戴者的舒适感和使用寿命。具体来说,中底布的主要用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增加鞋的支撑性,中底布可以增加鞋子的硬度和稳定性,保持鞋子的...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涉及无纺布工艺,具体的说是指一种起毛中底布的生产工艺。背景技术:1、中底布是一种用于鞋类制作的材料,通常用于鞋子的中底部分,它主要用于增加鞋子的支撑性和耐久性,提高穿戴者的舒适感和使用寿命。具体来说,中底布的主要用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增加鞋的支撑性,中底布可以增加鞋子的硬度和稳定性,保持鞋子的形状不变,使其更具支撑力;2.提高舒适感,中底布具有一定的缓冲效果,可以减少脚部受到的冲击和摩擦,提高穿戴者的舒适感;3.增加耐久性,中底布密度较高,具有很好的耐磨性能,可以有效地延长鞋子的使用寿命。现有应用于鞋材的中底布采用缝编无纺布(俗称丽新布),但在实际使用中缝编无纺布存在弹性欠佳、不透气的问题,这给人们在鞋子穿着时带来不舒适感。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起毛中底布的生产工艺,其主要目的在于现有中底布弹性欠佳的问题。2、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3、一种起毛中底布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4、s1、第一次整经:在整经机上将数条第一涤纶丝整于一第一盘头上,将第一涤纶丝整于多个第一盘头上后放于第一缝编机的前方备用;5、s2、混棉:将低熔点化纤和仿大化按30%-50%和50%-70%的比例投入到混棉机中进行混合,形成混合棉;6、s3、开松:将步骤s2中的混合棉由第一风机抽取至第一棉箱内进行初次开松,初次开松后的混合棉由第二风机从第一棉箱内抽取至第二棉箱内进行二次开松;7、s4、第一次梳理:将步骤s3中开松后的混合棉送至第一梳理机梳理成薄网状的第一棉网;8、s5、第一次铺棉:将步骤s4中的第一棉网送至第一铺棉装置上进行反复叠加形成第一棉层;9、s6、第一次缝编:将步骤s5中的第一棉层送至第一缝编机中进行第一次缝编形成基布,所述第一次缝编采用的纱线为步骤s1中多个第一盘头上的第一涤纶丝;10、s7、第二次整经:在整经机上将数条第二涤纶丝整于一第二盘头上,将第二涤纶丝整于多个第二盘头上后放于第二缝编机的前方备用;11、s8、第二次梳理:将步骤s3中开松后的混合棉送至第二梳理机梳理成薄网状的第二棉网;12、s9、第二次铺棉:将步骤s8中的第二棉网送至第二铺棉装置上进行反复叠加形成第二棉层;13、s10、起毛缝编:将步骤s9中的第二棉层和步骤s6中的基布叠加送至第二缝编机进行起毛缝编形成顶面为毛面的起毛中底胚布;14、s11、热压定型:将步骤s10中的起毛中底胚布送至热压定型装置进行热压定型,热压定型时起毛中底胚布的毛面朝上,所述起毛中底胚布经过热压定型后形成起毛中底布。1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0的起毛缝编方法为:将第二缝编机的下挡板与沉降片的距离调至8mm,把宽度为7mm的退圈沉降片安装在前挡板上,并将前挡板调整至退圈沉降片与下挡板上缘口4mm处,将导纱板上的导纱针进行调整,当槽针与导纱针平齐时,导纱针的针孔中心与槽针钩在同一水平线上,将针迹长度调整至1.4mm,将送经速度、第二棉层和基布叠加后的送布速度以及起毛中底胚布的卷取速度分别调整至第二缝编机主机运行速度的50%、7%和45%,最后将第二涤纶丝导入导纱针中,运行第二缝编机将第二棉层和基布编织成起毛中底胚布。1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的第一涤纶丝采用100d×48f的fdy涤纶丝,每个第一盘头上有280条第一涤纶丝,六个第一盘头为一组放于第一缝编机的前方备用。1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的低熔点化纤采用4d×51mm的低熔点化纤,所述仿大化采用3d×51mm的仿大化。18、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中的第一棉层由9层第一棉网叠加而成;所述步骤s9中的第二棉层由4层第二棉网叠加而成。1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6中第一次缝编的针迹长度为3mm。2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7中的第二涤纶丝采用167d×48f的dty涤纶变形丝,每个第二盘头上有358条第一涤纶丝,六个第二盘头为一组放于第二缝编机的前方备用。21、进一步的,所述起毛中底胚布的垫纱组织为10/12,所述起毛中底胚布的的克重为280克/平方。2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1中热压定型的方法为:将起毛中底胚布依次经过三道热压辊装置,而后再经过冷却辊装置,每道热压辊装置的热压温度为180-220℃。23、由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24、1、本发明生产的起毛中底布以基布为基础,将基布与第二棉层进行一步的缝编形成起毛中底布,起毛中底布的顶面为毛面,由此起毛中底布的结构由基本和毛面层构成,毛面层增加了中底布的弹性,而且手感柔和,可以让使用者的脚底感到更加舒适;同时,在基布的基础上进一步缝编毛面层在增加中底布弹性的同时也保证了中底布的抗拉强度。25、2、本发明生产后的起毛中底布质轻,且缝编后的基布具有孔隙,使得起毛中底布具有弹性的同时还具有透气效果,进一步提高脚底的舒适感。技术特征:1.一种起毛中底布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毛中底布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的起毛缝编方法为:将第二缝编机的下挡板与沉降片的距离调至8mm,把宽度为7mm的退圈沉降片安装在前挡板上,并将前挡板调整至退圈沉降片与下挡板上缘口4mm处,将导纱板上的导纱针进行调整,当槽针与导纱针平齐时,导纱针的针孔中心与槽针钩在同一水平线上,将针迹长度调整至1.4mm,将送经速度、第二棉层和基布叠加后的送布速度以及起毛中底胚布的卷取速度分别调整至第二缝编机主机运行速度的50%、7%和45%,最后将第二涤纶丝导入导纱针中,运行第二缝编机将第二棉层和基布编织成起毛中底胚布。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毛中底布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第一涤纶丝采用100d×48f的fdy涤纶丝,每个第一盘头上有280条第一涤纶丝,六个第一盘头为一组放于第一缝编机的前方备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毛中底布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低熔点化纤采用4d×51mm的低熔点化纤,所述仿大化采用3d×51mm的仿大化。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毛中底布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的第一棉层由9层第一棉网叠加而成;所述步骤s9中的第二棉层由4层第二棉网叠加而成。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毛中底布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第一次缝编的针迹长度为3mm。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毛中底布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的第二涤纶丝采用167d×48f的dty涤纶变形丝,每个第二盘头上有358条第一涤纶丝,六个第二盘头为一组放于第二缝编机的前方备用。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毛中底布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起毛中底胚布的垫纱组织为10/12,所述起毛中底胚布的的克重为280克/平方。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毛中底布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中热压定型的方法为:将起毛中底胚布依次经过三道热压辊装置,而后再经过冷却辊装置,每道热压辊装置的热压温度为180-220℃。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起毛中底布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次整经→混棉→开松→第一次梳理→第一次铺棉→第一次缝编→第二次整经→第二次梳理→第二次铺棉→起毛缝编→热压定型。本发明生产的起毛中底布以基布为基础,将基布与第二棉层进行一步的缝编形成起毛中底布,起毛中底布的顶面为毛面,由此起毛中底布的结构由基本和毛面层构成,毛面层增加了中底布的弹性,而且手感柔和,可以让使用者的脚底感到更加舒适;同时,在基布的基础上进一步缝编毛面层在增加中底布弹性的同时也保证了中底布的抗拉强度。技术研发人员:邱宗源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特斯(中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