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用于粘扣带毛面的弹性针织带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9-03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织带,具体地说是一种可用于粘扣带毛面的弹性针织带。、目前粘扣带被广泛应用于纺织行业及其它日常生活中,其中成衣、汽车用品、鞋材、箱包的运用最为广泛,如用在袖口、口袋、鞋带、箱包口、电脑捆线带等等。其中用到的粘扣带的毛面大多都是无弹设计,通过上浆处理固定毛圈再进行分条,流程比较...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织带,具体地说是一种可用于粘扣带毛面的弹性针织带。背景技术:1、目前粘扣带被广泛应用于纺织行业及其它日常生活中,其中成衣、汽车用品、鞋材、箱包的运用最为广泛,如用在袖口、口袋、鞋带、箱包口、电脑捆线带等等。其中用到的粘扣带的毛面大多都是无弹设计,通过上浆处理固定毛圈再进行分条,流程比较长,手感比较硬,并且分条时的条边比较锋利,容易刮伤皮肤。传统内衣多采用的是金属勾扣,需要先将勾扣车缝到内衣布面上再与内衣连接车缝,扣与扣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在调节时受两个孔位距离限制,不能做到无级调节,并且在穿着时需要反手到后背将勾穿到扣里面,对于初次穿着者来说有一定的难度。用于调节肩带或围带的多采用8字扣或6字扣搭配含有调节孔的织带,用8字扣的肩带需穿着前调节好长度,在穿着时随着人体的运动会出现滑移现象,导致肩带长度变长而需要再次调整。6字扣搭配含有调节孔的织带多是梭织结构,孔与孔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在调节时受两个孔位距离限制,不能做到无级调节。而魔术贴与弹性织物配合使用时,采取的方式多是先将魔术贴裁片后与弹性织带或布面车缝在一起,再与衣服的使用部位车缝或热压在一起,需多次车缝,并且受魔术贴裁片大小的影响,可调节的长度也会受到限制。技术实现思路1、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用于粘扣带毛面的弹性针织带。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3、一种可用于粘扣带毛面的弹性针织带,包括织带体,所述织带体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连接且一体编织而成的基底层、根线层和毛圈层,其中基底层在双针床经编机其中一面针床上编织形成单面经编结构,根线层由弹力纱线在双针床经编机针床上以衬纬或成圈编织形成具有弹性的结构,毛圈层在双针床经编机的前针床和后针床依次编织形成具有预设高度的可用于粘扣带毛面的结构。4、所述毛圈层包括至少一个毛圈结构段,或者该毛圈层包括至少一个毛圈结构段和至少一个非毛圈结构段,该毛圈结构段和/或非毛圈结构段上编织有图案或logo。5、所述毛圈结构段的长度和非毛圈结构段的长度相同或不同,毛圈结构段的数量和非毛圈结构段的数量相同或不同。6、所述毛圈层中毛圈结构段的高度>0.01mm。7、所述毛圈层采用毛圈纱线编织,该毛圈纱线的强力≥1g/d。8、所述基底层采用成圈或衬纬编织形成平面结构,并与毛圈层纱线相互交错形成具有毛圈段结构的双面经编结构。9、所述基底层为绒面或形成有规则的图案、logo。10、所述毛圈层中毛圈结构段和非毛圈结构段的高度存在差异。11、所述织带体采用芯纱、尼龙、涤纶、易熔丝或棉编织。12、所述基底层、根线层和毛圈层的厚度相同或不同。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14、1、针织结构手感柔软舒适,透气性好,外观与布面效果更接近;15、2、产品本身具有弹性,贴肤穿着会随着人体形变而变化,没有传统勾扣带的紧绷、束缚感;16、3、与勾面搭配使用,可以避免背扣对位不准无法扣上的烦恼;17、4、一体编织而成并能根据成衣实际需求设计毛圈循环长度以及图案或logo,可以直接与布面连接车缝,不需要将其车缝在布上再与衣服使用部位车缝在一起,可提高车缝效率,节约成本;18、5、一体编织而成,没有上浆,带子整体柔软,在车缝时也能有效减少传统魔术贴过硬造成的缝纫针的损耗可与勾面配套使用,用于内衣需要调节的部位如下围、肩带,也可以用作束身、成衣袖口、运动护具、箱包、车载等需要调节的部位。技术特征:1.一种可用于粘扣带毛面的弹性针织带,包括织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带体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连接且一体编织而成的基底层、根线层和毛圈层,其中基底层在双针床经编机其中一面针床上编织形成单面经编结构,根线层由弹力纱线在双针床经编机针床上以衬纬或成圈编织形成具有弹性的结构,毛圈层在双针床经编机的前针床和后针床依次编织形成具有预设高度的可用于粘扣带毛面的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粘扣带毛面的弹性针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圈层包括至少一个毛圈结构段,或者该毛圈层包括至少一个毛圈结构段和至少一个非毛圈结构段,该毛圈结构段和/或非毛圈结构段上编织有图案或logo。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用于粘扣带毛面的弹性针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圈结构段的长度和非毛圈结构段的长度相同或不同,毛圈结构段的数量和非毛圈结构段的数量相同或不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用于粘扣带毛面的弹性针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圈层中毛圈结构段的高度>0.01m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用于粘扣带毛面的弹性针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圈层采用毛圈纱线编织,该毛圈纱线的强力≥1g/d。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用于粘扣带毛面的弹性针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采用成圈或衬纬编织形成平面结构,并与毛圈层纱线相互交错形成具有毛圈段结构的双面经编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粘扣带毛面的弹性针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为绒面或形成有规则的图案、logo。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用于粘扣带毛面的弹性针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圈层中毛圈结构段和非毛圈结构段的高度存在差异。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粘扣带毛面的弹性针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带体采用芯纱、尼龙、涤纶、易熔丝或棉编织。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用于粘扣带毛面的弹性针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根线层和毛圈层的厚度相同或不同。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粘扣带毛面的弹性针织带,包括织带体,所述织带体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连接且一体编织而成的基底层、根线层和毛圈层,其中基底层在双针床经编机其中一面针床上编织形成单面经编结构,根线层由弹力纱线在双针床经编机针床上以衬纬或成圈编织形成具有弹性的结构,毛圈层在双针床经编机的前针床和后针床依次编织形成具有预设高度的可用于粘扣带毛面的结构。本发明解决了普通粘扣带穿着时的紧绷感和束缚感,穿着感受更柔软、舒适。技术研发人员:曹令学,张志生,何慧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润信弹性织物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8/16
- 上一篇:自动化一体式缝纫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 下一篇:一种聚乳酸纤维低温染色方法与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