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织物抗菌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9-03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塑胶件加工,特别涉及一种针织物抗菌处理装置。、对针织面料进行抗菌处理能够提升针织面料的抗菌和抑菌能力。抗菌处理有多种处理方式,针对针织物而言,采用的抗菌工艺通常如下:进水添加抗菌剂,通常按照面料的重量比%(例如kg面料添加kq抗菌剂)配置抗菌液,添加重量以此类推,逐步升温至度,度...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涉及塑胶件加工,特别涉及一种针织物抗菌处理装置。背景技术:1、对针织面料进行抗菌处理能够提升针织面料的抗菌和抑菌能力。抗菌处理有多种处理方式,针对针织物而言,采用的抗菌工艺通常如下:进水添加抗菌剂,通常按照面料的重量比3%(例如100kg面料添加3kq抗菌剂)配置抗菌液,添加重量以此类推,逐步升温至100度,100度保温30min后,脱水、烘干、收卷,完成抗菌处理。2、如现有公开号为cn107354565b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纳米抗菌纺织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坯布;步骤二、将双氧水溶液和柠檬酸溶液混合,得到第一处理液;步骤三、将紫罗兰花瓣、玫瑰花瓣和桂花花瓣混合,切碎得到花瓣混合物,将花瓣混合物加入到乙醇溶液中,加热回流提取,得到第二处理液;步骤四、得到第三处理液;步骤五、将第一处理液、第二处理液、第三处理液混合,得到最终处理液;步骤六、将最终处理液投入浸轧装置中,即得到所述纳米抗菌纺织品。3、上述专利提供了一个处理工艺,即采用抗菌处理液进行处理;但是在装置的布设上依旧存在着一些缺点,如:针织物面料在进行抗菌处理之前和抗菌处理之后都需要进行水洗,而现有装置中产线长,不便于操作,导致成本高昂。技术实现思路1、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织物抗菌处理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2、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3、一种针织物抗菌处理装置,包括抗菌处理仓,所述抗菌处理仓中设有清洗池和抗菌处理池,还包括:4、设置在清洗池内的第一收放辊以及设置在抗菌处理池中的第二收放辊,所述第一收放辊和第二收放辊用于收放针织物面料;所述清洗池上固定有驱动第一收放辊转动的第一正反转电机,所述抗菌处理池上固定有驱动第二收放辊转动的第二正反转电机;5、开设在清洗池和抗菌处理池之间的过口槽;6、设置在清洗池和抗菌处理池中靠近过口槽处的两组过渡辊组件;7、设置在抗菌处理池中的用于对布料喷吹处理液并提高布料浸入度的处理液喷吹组件;8、设置在清洗池中的用于对布料喷吹清水冲洗的清水喷吹组件;9、转动连接在清洗池中清水上方的干燥辊,所述清洗池上固定有驱动干燥辊转动的伺服电机;10、设置在清洗池中清水上方的侧挤水组件和上下挤水组件;11、以及由干燥辊转动驱动的并用于带动侧挤水组件和上下挤水组件动作的联动组件。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针织物抗菌处理装置能够对针织物面料进行抗菌处理,且装置紧凑,相比于传统的长带状产线而言,其占地面积更小,投入更小;当应用本装置时,可通过抗菌处理池中的第二正反转电机带动第二收放辊进行面料收卷,通过第一正反转电机带动第一收放辊进行放卷,布料先经过清洗池内被清理去油,之后通过过渡辊组件将布料从过口槽处传输至抗菌处理池中,清洗池中的清水喷吹组件能够提高去油去渍效率,处理液喷吹组件能够保证布料内部纤维与处理液充分接触,当在抗菌处理池内经过抗菌处理工艺加热、保温处理之后;可更换清洗池内的清水,再利用第一正反转电机带动第一收放辊进行收卷,利用第二正反转电机带动第二收放辊进行放卷,面料在经过清洗池时先被清水漂洗,再被清水喷吹组件冲洗,之后被侧挤水组件、上下挤水组件挤水,再经过干燥辊干燥之后,被第一收放辊收卷。13、较佳的,所述过渡辊组件包括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第三转动辊、张力调整辊、第一滑动座和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和第三转动辊分别与抗菌处理仓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座与抗菌处理仓之间竖直滑动连接,所述张力调整辊转动连接在第一滑动座上,所述第一液压缸的缸体与抗菌处理仓之间固定,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与第一滑动座固定。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料在经过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第三转动辊可被张紧,从而提高布料传输稳定性,利用第一液压缸带动第一滑动座调整高度能够调整张力调整辊的位置,从而能够对布料张力进行适应性调整。15、较佳的,所述处理液喷吹组件包括第二滑动座、第二液压缸、第一上中空支撑辊、第一下中空支撑辊、第一上动力喷头和第一下动力喷头,所述第二液压缸的缸体固定在抗菌处理池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与第二滑动座固定,所述第一上中空支撑辊固定在第二滑动座上,第一下中空支撑辊固定在抗菌处理池的侧壁上,所述第一上动力喷头安装在第一上中空支撑辊上,所述第一下动力喷头安装在第一下中空支撑辊上。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进行处理液喷吹时,处理液喷吹组件中第一上中空支撑辊上的第一上动力喷头、第一下中空支撑辊上的第一下动力喷头可对面料进行抗菌处理液的充分喷吹,保证面料在浸入处理液之后与处理液充分接触,此外通过利用第二液压缸能够对第二滑动座的高度进行调整,从而能够调整喷吹距离和喷吹幅度。17、较佳的,所述清水喷吹组件包括第三滑动座、第三液压缸、第二上中空支撑辊、第二下中空支撑辊、第二上动力喷头和第二下动力喷头,所述第三液压缸的缸体固定在清洗池的侧壁上,所述第三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与第三滑动座固定,所述第二上中空支撑辊固定在第三滑动座上,第二下中空支撑辊固定在清洗池的侧壁上,所述第二上动力喷头安装在第二上中空支撑辊上,所述第二下动力喷头安装在第二下中空支撑辊上。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除油清洗时,清水喷吹组件中第二上中空支撑辊上的第二上动力喷头、第二下中空支撑辊上的第二下动力喷头可对面料进行清水除油的充分喷吹,保证面料在清洗池中被清洗干净,此外通过利用第三液压缸能够对第三滑动座的高度进行调整,从而能够调整喷吹距离和喷吹幅度。19、较佳的,所述侧挤水组件包括第一侧挤水辊、第二侧挤水辊、承载板和若干个第一弹簧,所述第一侧挤水辊转动连接在清洗池中清水的上方,所述承载板水平滑动连接在清洗池中,所述第二侧挤水辊通过若干个第一弹簧与承载板连接。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料在传输过程中,会经过侧挤水组件中第一侧挤水辊和第二侧挤水辊之间,由于承载板可在联动组件控制下水平滑动,再配合第一弹簧,能够充分对面料进行侧挤水操作。21、较佳的,所述上下挤水组件包括第一对辊、第二对辊、下挤水辊、上挤水块、支撑座、第四滑动座、导向杆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对辊、第二对辊转动连接在清洗池上并位于支撑座的两侧,所述下挤水辊与第四滑动座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上挤水块被联动组件带动水平滑动连接,所述上挤水块为弧形块,所述支撑座固定在清洗池上,所述第四滑动座竖直滑动连接在支撑座的开口处,所述导向杆固定在支撑座上,所述第四滑动座与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导向杆的外部。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挤水块在联动组件控制下水平滑动时,其能够与下挤水辊进行配合,从而实现挤水操作;第一对辊和第二对辊能够提高面料传输的稳定性,在上挤水块和下挤水辊进行配合挤水时,第四滑动座和导向杆外部的第二弹簧能够提高挤水的稳定性与可靠性。23、较佳的,所述联动组件包括支撑盘、摆杆、腰型槽、凸杆、扇形齿轮和齿条,所述支撑盘固定在干燥辊的端部,所述摆杆与清洗池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凸杆偏心固定在支撑盘上,所述腰型槽开设在摆杆上供凸杆穿过,所述扇形齿轮固定在摆杆端部,所述齿条水平滑动连接在清洗池上方,所述扇形齿轮与齿条之间相互啮合,所述齿条的一端与承载板固定,所述上挤水块固定在齿条的下方。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干燥辊转动时,其端部的支撑盘会转动,摆杆在腰型槽和凸杆的限制下会摆动,扇形齿轮会驱动齿条水平滑动,从而可以带动侧挤水组件和上下挤水组件动作,从而实现联动挤水控制。25、较佳的,所述下挤水辊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镂空孔,所述下挤水辊内部安装有热风刀。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镂空孔和热风刀的设置能够提高面料干燥效率。27、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28、本针织物抗菌处理装置能够对针织物面料进行抗菌处理,且装置紧凑,相比于传统的长带状产线而言,其占地面积更小,投入更小;当应用本装置时,可通过抗菌处理池中的第二正反转电机带动第二收放辊进行面料收卷,通过第一正反转电机带动第一收放辊进行放卷,布料先经过清洗池内被清理去油,之后通过过渡辊组件将布料从过口槽处传输至抗菌处理池中,清洗池中的清水喷吹组件能够提高去油去渍效率,处理液喷吹组件能够保证布料内部纤维与处理液充分接触,当在抗菌处理池内经过抗菌处理工艺加热、保温处理之后;可更换清洗池内的清水,再利用第一正反转电机带动第一收放辊进行收卷,利用第二正反转电机带动第二收放辊进行放卷,面料在经过清洗池时先被清水漂洗,再被清水喷吹组件冲洗,之后被侧挤水组件、上下挤水组件挤水,再经过干燥辊干燥之后,被第一收放辊收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