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力驱动的自供电变色织物及自适应伪装衣_中国专利数据库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一种应力驱动的自供电变色织物及自适应伪装衣

发布日期:2024-09-03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一种应力驱动的自供电变色织物及自适应伪装衣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设计)人: 申请(专利权)人:
主分类号: 分类号: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国省代码:
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文件下载: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摘要: 本发明涉及功能材料,尤指一种应力驱动的自供电变色织物及自适应伪装衣物。、现有的变色织物都是使用电池作为外接电源,即现有的变色织物为外接电源驱动的变色织物,但电池不仅体积较大、质量较重,而且含有有毒的化学物质,设置在变色织物中对人体有潜在的危险。、那么,如何在不使用外接电源的条件下实现变色织...
相关服务: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本发明涉及功能材料,尤指一种应力驱动的自供电变色织物及自适应伪装衣物。背景技术:1、现有的变色织物都是使用电池作为外接电源,即现有的变色织物为外接电源驱动的变色织物,但电池不仅体积较大、质量较重,而且含有有毒的化学物质,设置在变色织物中对人体有潜在的危险。2、那么,如何在不使用外接电源的条件下实现变色织物的变色,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应力驱动的自供电变色织物及自适应伪装衣物,用以在不使用外接电源的条件下实现变色织物的变色。2、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力驱动的自供电变色织物,包括:第一纺织线和第二纺织线;3、所述第一纺织线包括:第一导线、以及依次包裹于所述第一导线之上的变色层、离子传输存储层和第一摩擦层;4、所述第二纺织线包括:第二导线、以及包裹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二摩擦层;5、所述第一导线用于与所述第二导线连接;6、响应于外力作用,所述第一摩擦层与所述第二摩擦层发生接触和分离,在静电感应的作用下,感应电流分别通过所述第二导线传输至所述第一导线、以及通过所述第一导线传输至所述第二导线,使得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变色层之间发生电荷转移;7、所述变色层用于:响应于所述电荷转移发生变色;8、所述离子传输存储层用于:存储所述变色层在变色过程中转移出的离子,以及在所述变色层变色过程中需要离子时,将存储的离子传输至所述变色层。9、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力驱动的自供电变色织物的制作方法,包括:10、形成第一纺织线,所述第一纺织线包括:第一导线、以及依次包裹所述第一导线的变色层、离子传输存储层和第一摩擦层;11、形成第二纺织线,所述第二纺织线包括:第二导线、以及包裹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二摩擦层;其中所述第一导线用于与所述第二导线连接;12、基于所述第一纺织线和所述第二纺织线,形成自供电变色织物;13、其中,响应于外力作用,所述第一摩擦层与所述第二摩擦层发生接触和分离,在静电感应的作用下,感应电流分别通过所述第二导线传输至所述第一导线、以及通过所述第一导线传输至所述第二导线,使得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变色层之间发生电荷转移;14、所述变色层用于:响应于所述电荷转移发生变色;15、所述离子传输存储层用于:存储所述变色层在变色过程中转移出的离子,以及在所述变色层变色过程中需要离子时,将存储的离子传输至所述变色层。16、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适应伪装衣物,包括如上述第一方面介绍的应力驱动的自供电变色织物。17、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1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力驱动的自供电变色织物及自适应伪装衣物,包括:第一纺织线和第二纺织线;第一纺织线包括:第一导线、以及依次包裹于第一导线之上的变色层、离子传输存储层和第一摩擦层;第二纺织线包括:第二导线、以及包裹第二导线的第二摩擦层;第一导线用于与第二导线连接;响应于外力作用,第一摩擦层与第二摩擦层发生接触和分离,在静电感应的作用下,感应电流分别通过第二导线传输至第一导线、以及通过第一导线传输至第二导线,使得第一导线和变色层之间发生电荷转移;从而,变色层响应于电荷转移发生变色,离子传输存储层存储变色层在变色过程中转移出的离子,以及在变色层变色过程中需要离子时,将存储的离子传输至变色层。如此,在外力的作用下,第一摩擦层和第二摩擦层发生接触和分离,在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中产生感应电流,使得第一导线与变色层之间产生电荷转移,从而变色层能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色,进而使得自供电变色织物的颜色发生变化,无需设置外接电源,仅需要外力即可实现变色,实现了应力驱动的自供电变色织物。技术特征:1.一种应力驱动的自供电变色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纺织线和第二纺织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供电变色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层还用于:响应于所述电荷转移反射率发生变化。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供电变色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层的制作材料包括酸性物质掺杂的聚苯胺,其中,所述酸性物质包括:硫酸、盐酸、磷酸、高氯酸、十二烷基苯磺酸或樟脑磺酸。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自供电变色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传输存储层中包括透明凝胶和电解质,其中,所述透明凝胶包括: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碳酸丙烯酯形成的透明凝胶,或由聚(偏二氟乙烯-co-六氟丙烯)和碳酸丙烯酯形成的透明凝胶,所述电解质包括:高氯酸锂、高锰酸钠、磷酸铝或钽酸锂。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自供电变色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供电变色织物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之间且并联设置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供电变色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路包括:第一开关、以及第一整流电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线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导线连接;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供电变色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层具体用于:响应于所述电荷转移,从第一颜色转变为第二颜色;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自供电变色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纺织线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变色层之间的导电粘接层,所述导电粘接层包裹所述第一导线。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供电变色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粘结层的制作材料包括氧化铟锡或硫化铜。10.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自供电变色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纺织线螺旋缠绕于所述第二纺织线表面形成第三纺织线;11.一种应力驱动的自供电变色织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2.一种自适应伪装衣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应力驱动的自供电变色织物。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力驱动的自供电变色织物及自适应伪装衣物,包括:第一纺织线和第二纺织线;第一纺织线包括:第一导线、以及依次包裹于第一导线之上的变色层和第一摩擦层;第二纺织线包括:第二导线、以及包裹第二导线的第二摩擦层;第一导线用于与第二导线连接。如此,在外力的作用下,第一摩擦层和第二摩擦层发生接触和分离,在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中产生感应电流,使得第一导线与变色层之间产生电荷转移,从而变色层能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以改变自供电变色织物的颜色,无需设置外接电源,仅需要外力即可实现变色,实现了应力驱动的自供电变色织物。技术研发人员:董凯,王中林,王奕博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8/15

一种应力驱动的自供电变色织物及自适应伪装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