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帘线重卷张力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9-03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钢帘线加工生产领域,具体是涉及钢帘线重卷张力调节器。、钢帘线是用优质高碳钢制成的表面镀有黄铜、且具有特殊用途的细规格钢丝股或绳。主要用于轿车轮胎、轻型卡车轮胎、载重型卡车轮胎、工程机械车轮胎和飞机轮胎及其它橡胶制品骨架材料。采用钢帘线作为增强材料所制作的子午线轮胎具有使用寿命长、...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涉及钢帘线加工生产领域,具体是涉及钢帘线重卷张力调节器。背景技术:1、钢帘线是用优质高碳钢制成的表面镀有黄铜、且具有特殊用途的细规格钢丝股或绳。主要用于轿车轮胎、轻型卡车轮胎、载重型卡车轮胎、工程机械车轮胎和飞机轮胎及其它橡胶制品骨架材料。采用钢帘线作为增强材料所制作的子午线轮胎具有使用寿命长、行驶速度快、耐穿刺、弹性好、安全舒适、节约燃料等优点。2、目前常用的钢帘线重卷机占地空间大,张力调节不均匀,且功能较单一,不能更好地满足钢帘线的重卷速度和质量需求,并且目前的钢帘线重卷机的对钢帘线的张力调节过程与其他过程相割裂,使得钢帘线的牵引、转接、换向以及缠绕多项动作相互间无联动。此类结构的可使得钢帘线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多个动力源进行输出,装置结构不够紧凑,整体占地面积大。并且目前的钢帘线张力调节器无法整合到重卷机工字轮处,多采用牵引机构移动来将钢帘线缠绕在工字轮的外部,即钢帘线的张力出现突变时无法应对,只能停止机械对钢帘线进行修正,效率低下。3、对此我们有必要设计一种钢帘线重卷张力调节器,可将多个牵引辊轴进行功能集成,采用一个动力源来实现对钢帘线的牵引、转接、换向以及张力修正,避免装置体积过大。同时本装置还能对钢帘线的张力进行实时检测和调节,提高工作效率。技术实现思路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钢帘线重卷张力调节器。2、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3、钢帘线重卷张力调节器,包括:4、工字轮,能将钢帘线均匀缠绕起来;5、驱动电机,输出端与工字轮同轴键连接;6、定位辊轴,呈水平状态设置在工字轮的旁侧;7、线缆张力传感器,与定位辊轴的中部键连接;8、调节辊轴,设置在定位辊轴远离工字轮的一侧;9、绕线辊轴,设置在调节辊轴远离定位辊轴的一侧;10、两个夹紧机构,分别与调节辊轴和绕线辊轴键连接;11、张力调节组件,包括调节电机、缓冲气缸、张力调节机构和往复缠绕机构,调节电机设置在绕线辊轴的旁侧,缓冲气缸设置在调节辊轴的上端,张力调节机构设置在驱动电机的下端,张力调节机构能带动工字轮进行垂直于轴线方向的移动,往复缠绕机构设置在张力调节机构的下端,往复缠绕机构能带动工字轮进行轴线方向的往复匀速移动。12、进一步的,两个夹紧机构均包括两个挤压挡板和两个挤压弹簧,四个挤压挡板两两一组地分别滑动同轴套设在调节辊轴和绕线辊轴的中部,四个挤压弹簧两两一组地分别套设在调节辊轴和绕线辊轴的外部,四个挤压弹簧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调节辊轴或对应的绕线辊轴的轴端相抵,四个挤压挡板分别与对应的四个挤压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13、进一步的,张力调节组件还包括动力长轴、动力蜗杆、动力蜗轮、联动销轴、两个动力带轮和两个动力皮带,动力长轴通过联轴器与调节电机的输出端轴接,动力蜗杆套设在动力长轴的外部,动力蜗轮设置在动力蜗杆的上端并与动力蜗杆相啮合,联动销轴的一端与动力蜗轮键连接,另一端与绕线辊轴键连接,两个动力带轮分别固定设置在绕线辊轴的两端,两个动力皮带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动力带轮传动连接。14、进一步的,张力调节组件还包括联动承托板、从动销轴、两个从动带轮、两个张紧器、两个限位支座和两个限位套杆,两个从动带轮分别设置在调节辊轴的两端,两个动力皮带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从动带轮传动连接,两个张紧器分别设置在两个动力皮带的上端,两个张紧器分别与两个动力皮带相抵,从动销轴与调节辊轴键连接,两个限位支座分别设置调节辊轴的两端,两个限位套杆分别与从动销轴的两端转动套接,两个限位套杆还分别与两个限位支座滑动连接,联动承托板与两个限位套杆的上端固定连接,联动承托的中部与缓冲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15、进一步的,张力调节组件还包括主动伞齿、从动伞齿、主动带轮和万向节,主动伞齿与动力长轴远离调节电机的一端键连接,从动伞齿设置在主动伞齿的下端并与之相啮合,主动带轮同轴线固定设置在从动伞齿的下端,主动带轮和从动伞齿通过短销相连,万向节设置在主动伞齿远离调节电机的一端,万向节的一端与主动伞齿固定连接。16、进一步的,张力调节机构包括移动平台、支撑顶台、往复丝杆、定位杆座、联动杆座、联动杆套、联动叉杆、四个支撑底座、四个联动支杆、四个支撑顶座、两个第一联动轴和两个第二联动轴,支撑顶台固定设置在驱动电机的下端,四个支撑顶座分别吊装在支撑顶台的下端,四个支撑底座分别对应设置在四个支撑顶座的下方,移动平台固定设置在四个支撑底座的下端,两个第一联动轴的两端分别与四个支撑顶座键连接,两个第二联动轴分别与四个第二联动轴键连接,四个联动支杆的上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联动轴键连接,下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联动轴键连接,联动杆座固定设置在移动平台的上端,往复丝杆的一端与联动杆座螺纹连接,另一端与万向节远离主动伞齿的一端固定轴接,定位杆座设置在联动杆座的旁侧,定位杆座与往复丝杆没有螺纹的部分滑动连接,联动杆套固定套设在往复丝杆的外部,联动叉杆的下端与联动杆套铰接,上端与第一联动轴铰接。17、进一步的,移动平台上成型有移动滑槽,往复缠绕机构包括定位平台、往复齿轮、限位衔接轴、曲型齿圈、两个限位滑台和两个限位滑轨,定位平台设置在移动平台的下方,两个限位滑轨固定设置在移动平台的下端,两个限位滑台固定设置在定位平台的上端,两个限位滑轨分别与两个限位滑台滑动连接,限位衔接轴的下端与定位平台固定插接,上端与移动滑槽滑动连接,曲型齿圈固定设置在移动平台的下端,往复齿轮与限位衔接轴键连接,往复齿轮上成型有沿劣弧方向均匀阵列的啮合齿,往复齿轮通过啮合齿与曲型齿圈相啮合。18、进一步的,往复缠绕机构还包括驱动皮带、联动带轮、联动插销、驱动带轮、衔接皮带和衔接带轮,驱动皮带的一端与主动带轮传动连接,驱动带轮设置在定位平台的上端,驱动皮带的另一端与驱动带轮传动连接,联动插销的上部与驱动带轮键连接,衔接带轮同轴线设置在驱动带轮的下部,衔接带轮与联动插销的下部键连接,联动带轮与往复齿轮同轴线设置,联动带轮与限位衔接轴的下部键连接,衔接皮带的一端与联动带轮传动连接,另一端与衔接带轮传动连接。19、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20、其一:本装置集成度高,只需要调节电机一个动力源即可实现绕线辊轴和调节辊轴的转动以及工字轮两个方向上的移动,装置结构紧凑,结构联动性强,装置占地面积小;21、其二:本装置采用工字轮主动移动的方法来实现钢帘线的缠绕工作,使得钢帘线被动变化,避免因钢帘线主动变化而造成其自身张力骤变,同时还能使得钢帘线均匀缠绕在工字轮的外部;22、其三:本装置采用盈亏互补的方法对钢帘线的张力进行抵消,避免钢帘线缠绕在工字轮的外部时过紧或者过松,对后续加工生产造成影响,提高了工作效率。技术特征:1.钢帘线重卷张力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帘线重卷张力调节器,其特征在于,两个夹紧机构(7)均包括两个挤压挡板(8)和两个挤压弹簧(9),四个挤压挡板(8)两两一组地分别滑动同轴套设在调节辊轴(4)和绕线辊轴(3)的中部,四个挤压弹簧(9)两两一组地分别套设在调节辊轴(4)和绕线辊轴(3)的外部,四个挤压弹簧(9)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调节辊轴(4)或对应的绕线辊轴(3)的轴端相抵,四个挤压挡板(8)分别与对应的四个挤压弹簧(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帘线重卷张力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张力调节组件(10)还包括动力长轴(12)、动力蜗杆(13)、动力蜗轮(14)、联动销轴(15)、两个动力带轮(16)和两个动力皮带(17),动力长轴(12)通过联轴器与调节电机(11)的输出端轴接,动力蜗杆(13)套设在动力长轴(12)的外部,动力蜗轮(14)设置在动力蜗杆(13)的上端并与动力蜗杆(13)相啮合,联动销轴(15)的一端与动力蜗轮(14)键连接,另一端与绕线辊轴(3)键连接,两个动力带轮(16)分别固定设置在绕线辊轴(3)的两端,两个动力皮带(17)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动力带轮(16)传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帘线重卷张力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张力调节组件(10)还包括联动承托板(23)、从动销轴(20)、两个从动带轮(18)、两个张紧器(19)、两个限位支座(21)和两个限位套杆(22),两个从动带轮(18)分别设置在调节辊轴(4)的两端,两个动力皮带(17)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从动带轮(18)传动连接,两个张紧器(19)分别设置在两个动力皮带(17)的上端,两个张紧器(19)分别与两个动力皮带(17)相抵,从动销轴(20)与调节辊轴(4)键连接,两个限位支座(21)分别设置调节辊轴(4)的两端,两个限位套杆(22)分别与从动销轴(20)的两端转动套接,两个限位套杆(22)还分别与两个限位支座(21)滑动连接,联动承托板(23)与两个限位套杆(22)的上端固定连接,联动承托的中部与缓冲气缸(2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帘线重卷张力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张力调节组件(10)还包括主动伞齿(25)、从动伞齿(26)、主动带轮(27)和万向节(28),主动伞齿(25)与动力长轴(12)远离调节电机(11)的一端键连接,从动伞齿(26)设置在主动伞齿(25)的下端并与之相啮合,主动带轮(27)同轴线固定设置在从动伞齿(26)的下端,主动带轮(27)和从动伞齿(26)通过短销相连,万向节(28)设置在主动伞齿(25)远离调节电机(11)的一端,万向节(28)的一端与主动伞齿(25)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帘线重卷张力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张力调节机构(29)包括移动平台(30)、支撑顶台(42)、往复丝杆(32)、定位杆座(34)、联动杆座(33)、联动杆套(35)、联动叉杆(36)、四个支撑底座(37)、四个联动支杆(38)、四个支撑顶座(39)、两个第一联动轴(40)和两个第二联动轴(41),支撑顶台(42)固定设置在驱动电机(2)的下端,四个支撑顶座(39)分别吊装在支撑顶台(42)的下端,四个支撑底座(37)分别对应设置在四个支撑顶座(39)的下方,移动平台(30)固定设置在四个支撑底座(37)的下端,两个第一联动轴(40)的两端分别与四个支撑顶座(39)键连接,两个第二联动轴(41)分别与四个第二联动轴(41)键连接,四个联动支杆(38)的上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联动轴(40)键连接,下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联动轴(41)键连接,联动杆座(33)固定设置在移动平台(30)的上端,往复丝杆(32)的一端与联动杆座(33)螺纹连接,另一端与万向节(28)远离主动伞齿(25)的一端固定轴接,定位杆座(34)设置在联动杆座(33)的旁侧,定位杆座(34)与往复丝杆(32)没有螺纹的部分滑动连接,联动杆套(35)固定套设在往复丝杆(32)的外部,联动叉杆(36)的下端与联动杆套(35)铰接,上端与第一联动轴(40)铰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帘线重卷张力调节器,其特征在于,移动平台(30)上成型有移动滑槽(31),往复缠绕机构(43)包括定位平台(50)、往复齿轮(54)、限位衔接轴(56)、曲型齿圈(53)、两个限位滑台(51)和两个限位滑轨(52),定位平台(50)设置在移动平台(30)的下方,两个限位滑轨(52)固定设置在移动平台(30)的下端,两个限位滑台(51)固定设置在定位平台(50)的上端,两个限位滑轨(52)分别与两个限位滑台(51)滑动连接,限位衔接轴(56)的下端与定位平台(50)固定插接,上端与移动滑槽(31)滑动连接,曲型齿圈(53)固定设置在移动平台(30)的下端,往复齿轮(54)与限位衔接轴(56)键连接,往复齿轮(54)上成型有沿劣弧方向均匀阵列的啮合齿(55),往复齿轮(54)通过啮合齿(55)与曲型齿圈(53)相啮合。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帘线重卷张力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往复缠绕机构(43)还包括驱动皮带(44)、联动带轮(45)、联动插销(46)、驱动带轮(47)、衔接皮带(48)和衔接带轮(49),驱动皮带(44)的一端与主动带轮(27)传动连接,驱动带轮(47)设置在定位平台(50)的上端,驱动皮带(44)的另一端与驱动带轮(47)传动连接,联动插销(46)的上部与驱动带轮(47)键连接,衔接带轮(49)同轴线设置在驱动带轮(47)的下部,衔接带轮(49)与联动插销(46)的下部键连接,联动带轮(45)与往复齿轮(54)同轴线设置,联动带轮(45)与限位衔接轴(56)的下部键连接,衔接皮带(48)的一端与联动带轮(45)传动连接,另一端与衔接带轮(49)传动连接。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钢帘线加工生产领域,具体是涉及钢帘线重卷张力调节器。包括:用于缠绕钢帘线的工字轮,以及转接钢帘线的绕线辊轴、定位辊轴和调节辊轴,钢帘线途经线缆张力传感器,张力传感器能实时检测钢帘线的张力,两个夹紧机构,分别与调节辊轴和绕线辊轴键连接;张力调节组件,包括调节电机、缓冲气缸、张力调节机构和往复缠绕机构,调节电机提供集成动力,缓冲气缸设置在调节辊轴的上端,张力调节机构设置在驱动电机的下端,张力调节机构能带动工字轮进行垂直于轴线方向的移动,往复缠绕机构设置在张力调节机构的下端,往复缠绕机构能带动工字轮进行轴线方向的往复匀速移动。本装置集成度高,结构紧凑,能实现对钢帘线的收纳和张力调节。技术研发人员:窦勇,滕喜信,邱长青,吉晓佳,徐海涛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大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