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配碱预轧活性染料印花工艺的制作方法_中国专利数据库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一种复配碱预轧活性染料印花工艺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9-03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一种复配碱预轧活性染料印花工艺的制作方法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设计)人: 申请(专利权)人:
主分类号: 分类号: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国省代码:
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文件下载: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复配碱预轧活性染料印花工艺,属于纺织材料的活性染料染色。、活性染料是纤维素纤维织物印花的主要染料,目前主要采用全料法印花工艺,即将碱剂添加在色浆中。此工艺的特点是染料和碱剂一起共存于色浆中,在印花加工过程中,染料容易发生水解,造成固色率低,一般为~%。同时,为了降低染料的水解...
相关服务: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本技术涉及一种复配碱预轧活性染料印花工艺,属于纺织材料的活性染料染色。背景技术:1、活性染料是纤维素纤维织物印花的主要染料,目前主要采用全料法印花工艺,即将碱剂添加在色浆中。此工艺的特点是染料和碱剂一起共存于色浆中,在印花加工过程中,染料容易发生水解,造成固色率低,一般为60~70%。同时,为了降低染料的水解程度,选用反应活性较低的一氯均三嗪型活性染料(即高温型),而此类染料对尿素依存性大,需要加入大量的尿素帮助吸湿溶解、溶胀纤维素纤维,使染料发生较好的固色。2、为改善上述现象,本发明人前期研究开发了预轧碱活性染料印花工艺(cn112281520a),即织物在印花前,预先浸轧纯碱碱液,色浆中不添加任何碱剂,较好地避免了活性染料在色浆中遇碱发生水解的现象,从而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印花固色率。但是为了获得较好地固色,不同染料浓度的色浆对织物含碱量要求不同。浓色浆(含较高浓度的活性染料)要求织物含碱量较高,而淡色浆(含较低浓度的活性染料)要求织物含碱量较低,碱量太高会引起织物碱度增加,从而引起染料的水解程度增加。因此,浸轧单一碱剂的碱液,织物含碱量单一且碱度不够稳定,无法满足浓淡色浆对碱量的差异化需求。针对这一问题,本发明人进一步研究开发了混合施碱法活性染料印花工艺(cn116695466a),淡色浆采用单一碱剂预轧处理,色浆中不添加碱剂;而对于中、浓色浆,除了织物用单一碱剂预轧处理外,色浆中根据色浆中染料浓度高低进行梯度式微量添加碱剂。混合施碱法能对碱量进行差异化调控,较好地解决了浓淡色浆对碱量的差异化需求问题,同时色浆中微量施碱,色浆稳定性较高,活性染料水解程度得到了较好地控制,使活性染料的固色率达到较高的水平。3、然而在混合施碱法的应用中,我们发现:染色固色率的问题虽然得到了显著改善,但中、浓色浆中进行梯度式微量施碱,不利于色浆的长期放置,而梯度式微量施碱也增加了生产加工的技术管理复杂性,给生产带来诸多不便。技术实现思路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复配碱预轧活性染料印花工艺,不仅赋予活性染料以高固色性,很好的解决了浓淡色浆对碱量的差异化要求,还实现了对织物上碱度的精准控制,色浆中实现碱剂零添加,色浆稳定性高,有利于色浆的长期储存。2、具体地,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3、一种复配碱预轧活性染料印花工艺,其工艺流程如下:以浸轧液对处理对象进行二浸二轧,轧液率65~110%→第一次烘干→印花→第二次烘干→汽蒸→水洗→第三次烘干,4、所述浸轧液包括:5、复配碱5~40g/l;6、硫酸钠0~4g/l;7、渗透剂0~1g/l,8、所述复配碱至少包含有两种碱剂,碱剂选自碳酸钠、碳酸氢钠、磷酸钠、磷酸氢二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硅酸钠以及市售复配型代用碱,9、所述印花中的色浆包括活性染料、尿素、适量的增稠剂和水,活性染料含量为x%,且x≤6;尿素含量为4~8%。10、本发明在系统研究碱剂对活性染料预施碱印花的作用机制基础上,又开发了一种复配碱预轧的活性染料印花工艺。利用复配碱剂的缓冲能力,对织物上的碱度进行精准控制,使织物的碱度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织物上碱度不会随着碱用量的增加,很好地解决浓淡色浆对碱量的差异化需求。当为了满足浓色浆固色所需对织物进行高碱量碱液预轧时,不会引起织物碱度升高使淡色浆中染料水解程度加剧,浓淡色浆的固色率均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同时色浆中实现了碱剂的零添加,色浆稳定性很高,有利于色浆的长期储存。11、进一步的,作为优选:12、所述浸轧液的ph值范围在11.0~13.0。13、所述复配碱采用下述组合中的任一种:(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2)磷酸钠和磷酸氢二钠;(3)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和磷酸氢二钠;(4)碳酸钠或硅酸钠与磷酸钠、磷酸氢二钠;(5)市售的各类复配型代用碱。14、所述轧液率的控制中,处理对象为机织物时,轧液率为65~85%;处理对象为针织物时,轧液率为85~110%。15、所述活性染料为ke型(双一氯均三嗪型)、kn型(双乙烯砜型)、fl型(一氟均三嗪和乙烯砜型)和m型(一氯均三嗪和乙烯砜型)中的任一种。优选kn型。16、所述增稠剂为海藻酸钠原糊、合成增稠剂或两者的复配物,选择海藻酸钠原糊时,其添加量为40~60%;选择合成增稠剂(一般为聚丙烯酸酯类增稠剂)时,其添加量为2.0~8.5%,制糊方便,可在色浆制备时直接添加。更优选的,所述海藻酸钠原糊的制备方法为:向海藻酸钠中逐渐加入软温水并不断搅拌,海藻酸钠的添加量为6~12%,更优选的,所述海藻酸钠为高粘度型海藻酸钠,其添加量为3~4%;所述海藻酸钠为中等粘度型海藻酸钠,其添加量为5~6%;所述海藻酸钠为低粘度型海藻酸钠,其添加量为8~12%。17、所述第一次烘干后的处理对象采用塑料薄膜等进行防潮包覆,以免吸潮影响处理对象的含碱量。18、所述印花采用手工台板、平网、圆网或滚筒等印花设备进行印花。19、所述汽蒸温度为102~104℃,处理时长为6~12min。更优选的,汽蒸的湿度为70~100%。20、所述第一次烘干的温度为70~160℃,第二次烘干和第三次烘干的温度均为70~80℃。21、所述水洗流程为:冷流水冲洗——60~85℃水洗——皂洗,洗涤剂1~2g/l,纯碱1~2g/l,,60~85℃——60~85℃水洗——冷水洗。22、根据不同的增稠剂构成,可以形成不同的色浆配置过程:23、当增稠剂选择海藻酸钠原糊时:分别按色浆处方进行称量,用适量的水将活性染料、尿素进行溶解,注入规定量的海藻酸钠原糊中,再加入其余的水至100%,不断搅拌至均匀的糊状,待用。24、当增稠剂选择合成增稠剂时:分别按色浆处方进行称量,在合成增稠剂中加入适量的水形成原糊;用适量的水将活性染料、尿素进行溶解,将其注入规定量的原糊中,再加入其余的水至100%,不断搅拌至均匀的糊状,待用。25、当增稠剂选择复配糊料时:先按照糊料复配比例称取海藻酸钠,将海藻酸钠糊料缓慢加入适量温水中,搅拌成原糊,再加入规定量的合成增稠剂,搅拌成均匀糊状即为合成糊原糊,再用适量的水将活性染料、尿素和碱剂进行溶解,注入规定量的合成糊原糊中,再加入其余的水至100%,不断搅拌至均匀的糊状,待用。26、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27、活性染料与纤维素纤维发生固着反应的同时,也会与水发生水解反应。固色反应与水解反应是一对竞争反应,实际印花加工时,需要对工艺进行精准调控,尽量降低水解反应程度,以实现高固色率印花。活性染料固色效率(ed)决定于活性染料与纤维素纤维反应的固色速率(vf)与水解速率(vh)之间之比,见式(1)。比值越大,说明固色反应占优势,固色率高;反之,则水解程度大,固色率表现低下。28、29、式(1)中,kf、kh分别表示固色与水解反应速率常数,[d]f、[d]s分别表示染料在纤维和水溶液里的浓度,[cell-o-]表示纤维素氧负离子浓度,[oh-]表示水溶液里氢氧根离子浓度。由此可知,若要提高活性染料印花的固色效率ed,尽可能提高纤维素纤维上碱的浓度,促进纤维素纤维羟基(cell-oh)的离解成为纤维素纤维氧负离子(cell-o-)。同时降低色浆中碱[oh-]的浓度,防止色浆中染料过早遇碱发生水解。30、根据上述工作原理,本发明采用织物预轧碱印花工艺,色浆中碱零添加,与全料法印花工艺相比(色浆中添加碱),其固色率能得到有效的提升。但是由于织物在汽蒸时也会吸湿,当织物上碱度不断增长时,吸附在纤维上的染料水解程度随之加剧,从而引起固色率的下降。因此,织物的碱度(ph值)最好能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不随着轧碱液的碱浓度增加而增加,以满足浓淡色浆对碱量的差异化需求,实现高固色率的印花,降低废液的含污率。31、控制织物碱度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一般利用缓冲溶液的作用原理。缓冲溶液能够抵抗少量外加强酸强碱或稀释的影响,而保持溶液本身的ph值相对稳定。缓冲溶液一般由共轭酸碱对组成,存在以下的电离平衡:32、33、式(2)中,ha一般是弱酸(称为共轭酸),a-为共轭碱。往缓冲溶液中加入少量强酸或强碱时,它们分别与共轭碱a-或共轭酸ha发生酸碱反应,从而消除了外加游离h+或oh-对溶液酸度的影响,从而溶液的ph值基本稳定。缓冲溶液的ph计算公式见下式(3):34、35、式(3)中,ka为共轭酸的电离常数,[a-]、[ha]分别表示共轭碱a-和共轭酸ha的浓度(mol/l)。根据共轭酸ha的电离常数大小,可以通过调节共轭碱和共轭酸的浓度,获得所需要的ph值范围。36、本发明采用的复配碱,均含有具有缓冲作用的组分存在,如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磷酸钠和磷酸氢二钠等。当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与磷酸氢二钠进行组合,两组分会发生生成磷酸钠和磷酸氢二钠这一共轭酸碱对,从而起到缓冲作用。该方案可适用于纤维素纤维织物等处理对象,包括棉、麻以及再生纤维素纤维织物如粘胶纤维、竹纤维和莫代尔。

一种复配碱预轧活性染料印花工艺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