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复合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发布日期:2024-09-03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面料的制备,具体涉及一种抗菌复合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复合面料是将一层或多层纺织材料、无纺材料及其他功能材料经粘结贴合而成的一种新型材料。复合面料应用了“新合纤”的高技术和新材料,与普通合纤相比具备很多优异的性能,如织物表现细洁、防风、透气,具备一定的防水功能,保暖、透气性好、耐磨...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属于面料的制备,具体涉及一种抗菌复合面料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1、复合面料是将一层或多层纺织材料、无纺材料及其他功能材料经粘结贴合而成的一种新型材料。复合面料应用了“新合纤”的高技术和新材料,与普通合纤相比具备很多优异的性能,如织物表现细洁、防风、透气,具备一定的防水功能,保暖、透气性好、耐磨性好等,同时在触感和生理的舒适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广泛应用于沙发,服装等纺织品领域,是人们居家生活不可缺少的面料之一。2、复合面料采用了超细纤维,故该织物具有很高的清洁能力,即去污能力。但是,复合面料同其他的纤维纺织品一样,其多孔式物体形状和高分子聚合物的化学结构,有利于微生物附着,成为微生物生存、繁殖的良好寄生体。寄生体除了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危害之外,还会污染纤维。因此,开发和研制具有优越抗菌性能的复合面料是纺织品领域安全发展的趋势之一。3、经文献调查研究表明,关于复合面料的抗菌性能的国内外研究颇多受到广泛关注,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2010857314.9公布了一种保暖抗菌复合面料及其加工工艺:采用改性合成纤维做经线,改性天然纤维做纬线,将一股经线和表、里两股纬线相交织后形成初面料,将初面料经浸渍液浸润后,烘干制得保暖抗菌复合面料;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910709138.1公布了一种抗菌复合面料及其制造方法:以具有抗菌和阻燃基团的抗菌材料为原料,制备抗菌母粒,再除去抗菌母粒中的水分,熔融纺丝得到抗菌纤维,最后采用经编工艺进行编织,制备得到抗菌复合面料。然而,这些报道制备的抗菌复合面料所用的抗菌剂结构比较单一,不能实现协同抗菌效果,抗菌持久性也较差,随着织物洗涤次数的增加,抗菌性能显著下降。因此,获得一种具有优异抗菌性能的复合面料是从事面料研究领域人员不懈努力的目标。技术实现思路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弊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复合面料及其制备方法。2、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复合面料,该抗菌复合面料具有环保、对人体友好等特点;该面料可采用如下方法制得:首先,将大黄素掺入聚酯切片,通过熔融纺丝,制备含大黄素的聚酯纤维;其次,将含大黄素的聚酯纤维和黏胶纤维纺制为抗菌复合面料。3、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4、(1)含大黄素的聚酯纤维的制备:将聚酯切片干燥,将大黄素掺入聚酯切片,通过熔融纺丝,制备含大黄素的聚酯纤维。5、优选地,所述大黄素与聚酯颗粒用量比为:1∶(200~400)。6、7、含蒽醌结构的化合物在光照下产生自由基,与空气中的氧分子作用形成有杀菌性的羟基自由基、单线态氧分子及过氧化物等活性氧基团。这些活性氧基团在光照条件下,具有很强的杀菌性能。但是,含蒽醌结构的化合物与纤维的相容性较差,本申请的发明人意外地发现,大黄素与聚酯颗粒具有很好的相容性,两者可以很好的均匀混合。8、(2)织造:将含大黄素的聚酯纤维和黏胶纤维经加捻工艺制作成经丝;将含大黄素的聚酯纤维和黏胶纤维经加捻工艺制作成纬丝,在喷气织机上采用经纬交织的平纹组织法织造成基布,所述基布为抗菌复合面料。9、优选地,所述经丝中抗菌聚酯纤维和黏胶纤维的用量比为1∶(3~5)。10、优选地,所述纬丝中抗菌聚酯纤维和黏胶纤维的用量比为1∶(3~5)。11、优选地,所述经丝的加捻工艺为4~6个捻回/厘米;纬丝的加捻工艺为4~6个捻回/厘米。12、本发明抗菌复合面料的抗菌机理分析:大黄素在光照下产生自由基,与空气中的氧分子作用形成有杀菌性的羟基自由基、单线态氧分子及过氧化物,统称为活性氧基团;这些活性氧基团在光照条件下,具有很强的杀菌性能。大黄素掺入聚酯切片后,纺制出聚酯纤维;聚酯纤维具有很好的抗菌性能;再采用掺有大黄素的聚酯纤维纺制面料,该面料也同样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13、本发明具有如下显著特点:14、(1)本发明将大黄素掺入聚酯切片,通过熔融纺丝,制备含大黄素的聚酯纤维;将含大黄素的聚酯纤维和黏胶纤维纺织为抗菌复合面料;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抗菌复合面料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进一步发现:抗菌复合面料经过多次水洗,其抗菌性能仍然没有明显减弱。15、(2)大黄素直接掺入纤维中存在难度,本发明意外地发现发现:大黄素与聚酯切片具有较好的相容性,解决的掺入困难的问题;本发明的复合面料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来源广泛,具有大规模生产的前景。16、(3)本发明制备的抗菌复合面料对大肠杆菌的初始抑菌率达到98.5%以上,经过10次的洗涤后,其仍对大肠杆菌表现很强的抗菌性能,抑菌率达91.5%以上;抗菌复合面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初始抑菌率达到97.5%以上,经过10次的洗涤后,其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很强的抗菌性能,抑菌率达90.0%以上。技术特征:1.一种抗菌复合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复合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大黄素与聚酯颗粒用量比为:1∶(200~4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复合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经丝中抗菌聚酯纤维和黏胶纤维的用量比为1∶(3~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复合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纬丝中抗菌聚酯纤维和黏胶纤维的用量比为1∶(3~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复合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经丝的加捻工艺为4~6个捻回/厘米;纬丝的加捻工艺为4~6个捻回/厘米。6.一种抗菌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而成。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复合面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面料可采用如下方法制得:首先,将大黄素掺入聚酯切片,通过熔融纺丝,制备含大黄素的聚酯纤维;其次,将含大黄素的聚酯纤维和黏胶纤维纺制为抗菌复合面料。本发明制备的抗菌复合面料对大肠杆菌的初始抑菌率达到98.5%以上,经过10次的洗涤后,其仍对大肠杆菌表现很强的抗菌性能,抑菌率达91.5%以上;抗菌复合面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初始抑菌率达到97.5%以上,经过10次的洗涤后,其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很强的抗菌性能,抑菌率达90.0%以上。技术研发人员:董会杰,鄢俊龙,丁朝建,余奇,李宁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纺织大学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