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涤设备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9-03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洗涤设备,具体提供一种洗涤设备。、当洗衣机长时间使用后,如果洗衣机的内部没有适当的清洁和干燥,在潮湿环境下,很容易出现异味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洗涤后,在洗衣机内壁、密封圈和排水管等死角可能残留水分,并且水中可能含有未冲净的洗涤剂,为细菌和霉菌生长提供了条件,导致臭味产生,并且下次使...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涉及洗涤设备,具体提供一种洗涤设备。背景技术:1、当洗衣机长时间使用后,如果洗衣机的内部没有适当的清洁和干燥,在潮湿环境下,很容易出现异味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洗涤后,在洗衣机内壁、密封圈和排水管等死角可能残留水分,并且水中可能含有未冲净的洗涤剂,为细菌和霉菌生长提供了条件,导致臭味产生,并且下次使用,会造成衣物上也可能会携带细菌、霉菌和微生物,威胁人体健康。2、现有技术中,虽然采用杀菌装置,在洗衣机进行洗涤时,将杀菌物质溶于水,以对衣物进行杀菌,但是其仍然存在洗涤完成后残留的污水或脏水导致细菌增生的问题。3、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洗涤设备容易滋生细菌产生异味的问题。2、本发明提供一种洗涤设备,所述洗涤设备包括进水装置、益生菌缓释装置和衣物处理桶,所述益生菌缓释装置包括由益生菌制成的缓释构件,所述进水装置设置成能够将水送至所述缓释构件,水经过所述缓释构件后进入所述衣物处理桶内,以将缓释的益生菌带入所述衣物处理桶内。3、在上述洗涤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益生菌缓释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缓释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进水孔和所述进水装置相连通,所述出水孔和所述衣物处理桶相连通。4、在上述洗涤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水孔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方,所述出水孔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四周和下方。5、在上述洗涤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洗涤设备还包括容纳装置,所述容纳装置包括第一盒体,所述益生菌缓释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盒体内,所述第一盒体与所述衣物处理桶相连通。6、在上述洗涤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盒体内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能够支撑所述益生菌缓释装置,以使所述益生菌缓释装置与所述第一盒体的底部形成间隙。7、在上述洗涤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容纳装置还包括第一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一盒体相连,且所述第一盖体上设置有避让孔,以使所述进水装置能够通过所述避让孔将水送至所述益生菌缓释装置。8、在上述洗涤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盖体或所述第一盒体上预留有贴层区域。9、在上述洗涤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容纳装置还包括第二盒体和第三盒体,所述第一盒体、所述第二盒体和所述第三盒体均与所述衣物处理桶相连通。10、在上述洗涤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盒体上设置有虹吸帽,所述第二盒体内形成有虹吸管,所述虹吸帽和所述虹吸管配合形成虹吸结构,所述虹吸结构能够将所述第二盒体内的液体送入所述衣物处理桶内。11、在上述洗涤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盒体上设置有溢流口,所述第二盒体和所述溢流口相连通,且连通处设置有阀装置,以控制所述第一盒体和所述第二盒体的连通状态。12、在上述洗涤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盒体上设置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位于第一盒体的底部,所述第二出水口和所述溢流口的位置高度相同,且高于所述第一出水口设置。13、在上述洗涤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益生菌缓释装置还包括包裹构件,所述包裹构件将所述缓释构件包裹在内。14、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本发明洗涤设备包括进水装置、益生菌缓释装置和衣物处理桶,益生菌缓释装置包括由益生菌制成的缓释构件,进水装置设置成能够将水送至缓释构件,水经过缓释构件后进入衣物处理桶内,以将缓释的益生菌带入衣物处理桶内。本发明通过益生菌缓释装置的设置,能够使得进入衣物处理桶内的水均匀地混合益生菌,实现对衣物抑菌,同时益生菌能够遗留在衣物处理桶内,抑制细菌,使得洗涤设备洗涤工作完成后的较长时间内不会滋生细菌,避免异味产生。15、进一步地,本发明还通过将进水孔设置在益生菌缓释装置的壳体的上方,出水孔设置在壳体的周围或下方,能够利用水的冲击力,将更多的益生菌缓释至水中。16、进一步地,本发明还通过支撑构件的设置,使得益生菌缓释装置与第一盒体的底部形成间隙,能够避免残留的水持续对益生菌缓释。17、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将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通过溢流口相连通,能够将缓释有益生菌的水送入第二盒体内,使得益生菌能够留存于第二盒体内,实现洗涤后对第二盒体的抑菌。技术特征:1.一种洗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设备包括进水装置、益生菌缓释装置和衣物处理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菌缓释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缓释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进水孔和所述进水装置相连通,所述出水孔和所述衣物处理桶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孔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方,所述出水孔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四周和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洗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设备还包括容纳装置,所述容纳装置包括第一盒体,所述益生菌缓释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盒体内,所述第一盒体与所述衣物处理桶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内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能够支撑所述益生菌缓释装置,以使所述益生菌缓释装置与所述第一盒体的底部形成间隙。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装置还包括第一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一盒体相连,且所述第一盖体上设置有避让孔,以使所述进水装置能够通过所述避让孔将水送至所述益生菌缓释装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洗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或所述第一盒体上预留有贴层区域。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装置还包括第二盒体和第三盒体,所述第一盒体、所述第二盒体和所述第三盒体均与所述衣物处理桶相连通。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洗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上设置有虹吸帽,所述第二盒体内形成有虹吸管,所述虹吸帽和所述虹吸管配合形成虹吸结构,所述虹吸结构能够将所述第二盒体内的液体送入所述衣物处理桶内。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洗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上设置有溢流口,所述第二盒体和所述溢流口相连通,且连通处设置有阀装置,以控制所述第一盒体和所述第二盒体的连通状态。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洗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上设置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位于第一盒体的底部,所述第二出水口和所述溢流口的位置高度相同,且高于所述第一出水口设置。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菌缓释装置还包括包裹构件,所述包裹构件将所述缓释构件包裹在内。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洗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洗涤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洗涤设备容易滋生细菌产生异味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的洗涤设备包括进水装置、益生菌缓释装置和衣物处理桶,益生菌缓释装置包括由益生菌制成的缓释构件,进水装置设置成能够将水送至缓释构件,水经过缓释构件后进入衣物处理桶内,以将缓释的益生菌带入衣物处理桶内。本发明通过益生菌缓释装置的设置,能够使得进入衣物处理桶内的水均匀的混合益生菌,实现对衣物抑菌,同时益生菌能够遗留在衣物处理桶内,抑制细菌,使得洗涤设备洗涤工作完成后的较长时间内不会滋生细菌,避免异味产生。技术研发人员:赵弇锋,赵志强,许升,吕佩师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尔洗涤电器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