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纤维布脱蜡设备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9-03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玻璃纤维布生产,具体为一种玻璃纤维布脱蜡设备。、玻璃纤维布的脱蜡工艺,是为把玻璃纤维表面的浸润剂通过高温燃烧的方法将浸润剂去除,并在最后通过脱蜡工序,减少玻璃纤维表面的浸润剂成分和其出现不完全燃烧后的残余物附着。通常情况下,脱蜡工序需要的温度大约为~℃,并随着加热时间、加热速率、...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涉及玻璃纤维布生产,具体为一种玻璃纤维布脱蜡设备。背景技术:1、玻璃纤维布的脱蜡工艺,是为把玻璃纤维表面的浸润剂通过高温燃烧的方法将浸润剂去除,并在最后通过脱蜡工序,减少玻璃纤维表面的浸润剂成分和其出现不完全燃烧后的残余物附着。通常情况下,脱蜡工序需要的温度大约为300~450℃,并随着加热时间、加热速率、玻璃纤维管的规格等要素要求有个合适的加热温度。如果温度过低,将会使得浸润剂燃烧不完全而导致玻璃纤维表面发黄,从而出现次品;如果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数度,则会使玻璃纤维发脆,降低产品强度。2、现有的脱蜡装置,通过采用立式脱蜡箱进行脱蜡,利用了基布上蜡的自重,在加热后能够自主脱离,提高了脱蜡质量,在脱蜡箱内腔设置有两排上密下疏的脱蜡加热管对基布进行加热,实现了温度逐级递增的目的,避免了温度过高造成基布损坏的现象,但是玻璃纤维在热处理的过程中劳动强度大,脱蜡完成后的玻璃纤维容易到处飘散、污染环境,未能对玻璃纤维进行有效地静态控制,当玻璃纤维粘附在人身上时容易刺激皮肤、引起不适,且当玻璃纤维被吸入体内时,也容易引起疾病的发生。现有的另一种脱蜡装置,其虽然通过采用了多段发热和温控的结构,实现了多点控温,避免了脱蜡炉内部冷空气上升引起的温度降低,保证了脱蜡炉内部上下温度一致,但是其在脱蜡的过程中也未有对玻璃纤维的散落和漂浮进行有效的结构控制,因此仍会出现脱蜡完成后的玻璃纤维容易到处飘散、污染环境的情况。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纤维布脱蜡设备,以解决玻璃纤维布脱蜡设备在对玻璃纤维进行加热脱蜡的过程中,脱蜡装置对玻璃纤维布加热不均匀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的问题,同时解决脱蜡装置对玻璃纤维布完成脱蜡后玻璃纤维到处飘散、污染环境的问题。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3、一种玻璃纤维布脱蜡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蒸汽装置、真空泵和热风装置,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下工作台,所述下工作台的顶部设置有上工作台,所述上工作台的左右两端侧壁上对称安装有耳座,所述底座的顶壁上设置有两个液压机,两个所述液压机的输出端分别对应连接于耳座的底部,且所述液压机的输出端位于下止点时上工作台与下工作台贴合,所述下工作台内开设有下容腔和出气通道,所述下容腔与出气通道连通,所述下工作台下侧设有换向阀,所述换向阀通过管道分别与蒸汽装置、真空泵和热风装置连通,所述下工作台内还开设有气流通道,且所述换向阀通过气流通道与下容腔连通。4、具体的,所述玻璃纤维布脱蜡设备进行脱蜡时,将玻璃纤维布放置与下容腔内,并通过液压机将上工作台与下工作台闭合,通过控制换向阀实现蒸汽装置、真空泵和热风装置与下容腔的连通,首先将蒸汽装置和下容腔连通,所述蒸汽装置产生的蒸汽通过气流通道进入下容腔内,从而实现对玻璃纤维布的脱蜡,脱蜡过程中由于玻璃纤维布位于下容腔内,且所述下工作台与上工作台处于闭合状态,由此避免了玻璃纤维的飘散,同时通过蒸汽对玻璃纤维布进行脱蜡,避免了纤维布受热不均导致产品质量下降,保证了玻璃纤维布的脱蜡质量。5、进一步的,完成玻璃纤维布的脱蜡后,通过换向阀切断蒸汽装置和下容腔的连通,并将热风装置和下容腔连通,所述热风装置产生的热风通过气流通道进入下容腔内,从而实现对玻璃纤维布的干燥,且热风进一步的将残留在玻璃纤维布上的残余蜡质进行脱离,保证了玻璃纤维布的质量。6、更进一步的,完成玻璃纤维布的脱蜡和干燥后,通过换向阀切断热风装置和下容腔的连通,并将真空泵和下容腔连通,所述液压杆向上运动时,所述上工作台与下工作台之间脱离,所述真空泵产生负压,并将下工作台上侧的空气吸入下容器内,由此避免了上工作台与下工作台脱离后玻璃纤维飘散的问题,保证了车间的整洁和操作人员的安全。7、优选的,所述气流通道包括进气孔、分流通道和下分气道,所述进气孔位于下工作台的下端面中心,所述分流通道设有多道,且所述分流通道一端与进气孔连通,所示下分气道两端分别与分流通道和下容腔连通,所述下容腔内设有水平布置的透气板,且所述透气板位于下分气道最高点的上侧。8、优选的,所述下工作台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为环形,且环绕于下容腔竖直投影的外侧,所述凹槽下端与分流通道连通,所述下分气道设于凹槽的侧壁,所述上工作台下端设有与凹槽楔合的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进气通道,所述上工作台内设有上容腔,所述上容腔与下容腔竖直投影全等,所述进气通道内侧壁上设有上分气道,所述上分气道将进气通道与上容腔连通,所述上容腔内同样设有透气板,且所述透气板位于上分气道最低点的下侧,所述下容腔与上容腔的两个透气板之间为工作腔,所述上分气道的通过面积大于下分气道通过面积。9、所述上工作台与下工作台贴合时,所述两个透气板之间形成工作腔,所述凸台嵌入凹槽内,由此所述进气孔通过分流通道、凹槽、进气通道和上分气道进入上容腔的上部,而所述进气孔通过分流通道、凹槽和下分气道进入下容腔的下部,由于分流通道为多道,且所述上分气道和下分气道均设置有多个,由此蒸汽或热风通过进气孔进入下工作台后,在分流通道、凹槽、下分气道、进气通道和上分气道的分流作用下流向玻璃纤维布的上下两侧,由此提升了对玻璃纤维布的脱蜡速度;又因为上分气道的通过面积大于下分气道的通过面积,因此所述上容腔内的进气量大于下容腔的进气量,且所述出气出气通道设置于下工作台内,由此所示工作腔内的气体流向又上容腔流向下容腔并流至出气通道,从而避免了液态蜡在气体的流动作用下向玻璃纤维布的上层流动,保证了对玻璃纤维布的脱蜡质量。10、优选的,所述凸台内外两侧分别设有内密封圈和外密封圈,所述内密封圈和外密封圈均为唇形密封圈,所述唇形密封圈包括v型密封圈、y型密封圈或u型密封圈中的任意一种,且所述内密封圈的开口向上、外密封圈的开口向下。11、对玻璃纤维布进行脱蜡时,所述凸台嵌入凹槽内,所述内密封圈、外密封圈与凹槽内壁贴合,由于所述内密封圈的开口向上,所述外密封圈的开口向下,所述蒸汽装置或热风装置与分流通道连通时,所述凹槽内为正压状态,所述外密封圈在正压气体的作用下进一步地与凹槽的侧壁贴合,保证了凹槽内的蒸汽或热风无法从凹槽和凸台的贴合面泄露至空气中,从而保证了蒸汽装置和热风装置产生的蒸汽和热风有效的作用与玻璃纤维布上,进而保证对玻璃纤维布的脱蜡效率和脱蜡质量。不仅如此,所述工作腔内处于正压状态时,所述内密封圈在正压气体的作用下进一步地与凹槽的侧壁贴合,保证了工作腔内的正压蒸汽和热风无法通过下工作台和上工作台的贴合面流入凹槽内,避免了下工作台和上工作台的贴合面处产生气流造成玻璃纤维和液态蜡流动至该贴合面并落入凹槽内,保证了上工作台与下工作台多次开合后的贴合度。12、优选的,所述上容腔的侧壁下端转动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板包括刚性部和柔性部,所述刚性部与上工作台之间通过扭簧连接,所述柔性部采用弹性材质制成,且所述柔性部的厚度大于刚性部厚度。13、优选的,所述下容腔内壁的上端设有倒角,所述上工作台与下工作台脱离时柔性部的竖直投影位于倒角内。14、所述上工作台与下工作台贴合时,所述柔性部在上工作台和下工作台的挤压作用下变形并将上工作台与下工作台之间的缝隙填充,由此进一步的避免了贴合面处产生气流,保证了上工作台与下工作台多次开合后的贴合度;所述上工作台与下工作台进行脱离时,所述刮板在扭簧的扭力作用下向下容腔内侧转动,由于所述柔性部与下工作台的上侧贴合,从而刮板转动的过程中将下工作台上端面的玻璃纤维和液体蜡刮入下容腔内,且被刮除的玻璃纤维和液态蜡在倒角和负压气流的导流作用下,沿着下容腔的内壁流入下容腔内,从而保证了上工作台和下工作台之间脱离时,玻璃纤维无法向空气中飘散,保证了车间的整洁和操作人员的安全。15、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内壁两侧均设有y型密封条,两条所述y型密封条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且两条所述y型密封条的开口均朝上,所述y型密封条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固定部与下工作台相连接,所述活动部与固定部柔性连接,两个所述活动部的长度之和大于凹槽的宽度。16、对进玻璃纤维进行脱蜡时,所述凹槽内为正压状态,由此活动部在正压气体的作用下向上弯曲,从而两条所述y型密封条之间形成通道,蒸汽和热风通过两个活动部之间进入进气通道内;而玻璃纤维布完成脱蜡后,所述换向阀将真空泵与进气孔连通,且所述上工作台与下工作台之间脱离后,所述凹槽内为负压状态,所述活动部在负压作用下向下转动,由于所述y型密封条的结构,两条所述活动部处于贴合状态,从而将凹槽上方闭合,由此避免了空气由凹槽进入分流通道内,保证了上工作台与下工作台脱离后下容腔内的负压吸力,进一步的避免了玻璃纤维飘散的问题,保证了车间的整洁和操作人员的安全。17、优选的,所述两个透气板上均开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孔径均小于玻璃纤维的直径,且所述两个透气板位于工作腔的一侧均设有波纹面。18、当蒸汽或热风进入上容腔或下容腔时,分别通过两个透气板上的透气孔作用到玻璃纤维布上,设置该透气孔的孔径小于玻璃纤维管的直径,能够避免透气孔被玻璃纤维管堵塞,保证了两个透气板的气体通过效果。同时,设置的波纹面相较于平面来说,能够减少两个透气板与玻璃纤维布的接触面积,避免了玻璃纤维布上脱蜡时产生的液态蜡在玻璃纤维布与下容腔内的透气板之间形成薄膜,保证了玻璃纤维布的脱蜡质量。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20、1、本发明通过设置上工作台和下工作台,下工作台内设有下容腔,下容腔通过气流通道与蒸汽装置和热风装置连通,且对玻璃纤维进行脱蜡时上工作台与下工作台之间闭合,由此避免了玻璃纤维的飘散,同时通过蒸汽对玻璃纤维布进行脱蜡,避免了纤维布受热不均导致产品质量下降,保证了玻璃纤维布的脱蜡质量。21、2、本发明通过将下容腔与真空泵进行连通,完成玻璃纤维布的脱蜡和干燥后,真空泵产生负压,并将下工作台上侧的空气吸入下容器内,由此避免了上工作台与下工作台脱离后玻璃纤维飘散的问题,保证了车间的整洁和操作人员的安全。22、3、本发明通过在凹槽内设置两条开口向上的y型密封条,凹槽内为负压状态时,y型密封条的活动部在负压作用下向下转动,由于所述y型密封条的结构,两条柔性部处于贴合状态,从而将凹槽上方闭合,由此避免了空气由凹槽进入分流通道内,保证了上工作台与下工作台脱离后下容腔内的负压吸力,进一步的避免了玻璃纤维飘散的问题,保证了车间的整洁和操作人员的安全。23、4、本发明通过在上工作台内设置上容腔,上工作台与下工作台闭合时,所述上容腔通过进气通道、上分气道与分流通道连通,由此对玻璃纤维布进行脱蜡时,玻璃纤维布的上下两侧均受到蒸汽或热风的作用,从而提升了本发明玻璃纤维脱蜡设备对玻璃纤维布的脱蜡速度。
- 上一篇:一种箱包生产用自动缝纫设备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pvc棉车衣用线缝设备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