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织横机的弹性压圈沉降片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9-03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展示了一种针织横机的弹性压圈沉降片,属于沉降片。、、针织横机是一种双针板舌针纬编织织机,针床上的三角装置犹如一组平面凸轮,织针的针脚可进入凸轮的槽道内,移动三角迫使织针在针床的针槽内有规律的升降运动,通过针勾和针舌的动作能将纱线编织成编织物。织针在上升过程中,线圈逐步...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展示了一种针织横机的弹性压圈沉降片,属于沉降片。背景技术0、背景技术:1、针织横机是一种双针板舌针纬编织织机,针床上的三角装置犹如一组平面凸轮,织针的针脚可进入凸轮的槽道内,移动三角迫使织针在针床的针槽内有规律的升降运动,通过针勾和针舌的动作能将纱线编织成编织物。织针在上升过程中,线圈逐步退出针勾,打开针舌,并退出针舌挂在针杆上。织针在下降过程中,针勾勾住新垫放的纱线,并将其牵拉弯曲成线圈,同时原有的线圈则脱出针勾,新线圈从旧线圈中穿过并与旧线圈串联起来,众多织针织成的多个线圈串互相联结形成编织物。2、针织横机设置有沉降片,沉降片在针织横机的成圈过程中对线圈进行按压或阻挡,因而大大增加了针织横机的编织功能,丰富了编织物的花型;但现有技术中,沉降片在闭合时,无法有效可靠地按压住线圈或长虚线,往往是钻入到了线圈或长虚线中,进而导致线圈随织针一同上移,无法脱离织针的针舌,使得织针不能完成编织,致使编织物出现破损。3、另外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通过驱动机构控制沉降片进行闭合,因此沉降片的闭合位置始终保持一致,但是织针在移圈时,沉降片的闭合位置要求较浅,以免沉降片压破线圈;而织针进行局部编织时,沉降片的闭合位置要求较深,以满足线圈退圈的要求,因此现有技术中沉降片不能实现自动柔性调节,很难同时满足移圈和局部编织的需求。技术实现思路0、技术实现要素: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沉降片无法有效可靠地按压住线圈,同时难以满足移圈和局部编织需求的问题,为此提供了一种针织横机的弹性压圈沉降片,能够实现沉降片的自动柔性调节。2、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3、一种针织横机的弹性压圈沉降片,包括基体和连接于基体的压圈部,基体上设有片踵,片踵传动连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通过片踵带动沉降片移动,所述基体上设有用于穿设旋转轴的腰型孔,所述腰型孔的长度方向与沉降片的移动方向保持平行,所述基体连接有弹性臂,弹性臂产生形变并使基体具有旋转趋势,所述基体远离弹性臂的一侧设有护持面,护持面与驱动机构相抵进而限制基体的转动,护持面脱离驱动机构以使沉降片进行压圈。4、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沉降片包括基体和弹性臂,基体上设有片踵,片踵传动连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通过片踵带动沉降片移动,所述基体上设有腰型孔,且腰型孔的长度方向与沉降片的移动方向保持平行,沉降片在进行压圈之前通过驱动机构进行移动,以使沉降片能够移动到更高的位置,再绕旋转轴进行旋转压圈,因此本实用新型中沉降片的压圈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更高,可以有效避免沉降片转动后钻入到线圈或者长虚线内,使沉降片能够有效且可靠地按压住织针上的线圈或者长虚线,进而使线圈可以正常退圈,以便织针能够顺利完成编织,提高成品率。6、另外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沉降片在旋转压圈的过程中,驱动机构脱离基体,弹性臂在自身弹性作用下回弹,以使基体绕旋转轴进行转动并实现压圈,此时弹性臂的形变量减小,当织针进行编织时,线圈对沉降片的作用力较小,因此沉降片在弹性臂的作用下能够将线圈按压在较低的位置,以满足线圈能够退圈的需求;而当织针进行移圈时,织针上的线圈退圈后,线圈在织针的移圈台阶作用下随织针上升到最高位置,线圈在上升的过程中对沉降片施加较大的推力,此时基体在推力的作用下迫使弹性臂发生进一步的形变,以使基体朝向上移位置转动一定角度,使沉降片保持在较高的位置,避免沉降片压破线圈;本实用新型中沉降片闭合位置的深浅能够根据线圈对沉降片的外力而进行自动柔性调节,进而使沉降片能够同时满足移圈和局部编织的需求,有效提高沉降片的适用范围。7、作为优选,所述沉降片安装于针床,针床上设有支撑轴、旋转轴以及用于限制沉降片转动范围的第一限位轴和第二限位轴,其中弹性臂与支撑轴相抵并产生形变,所述旋转轴穿设于腰型孔,所述第一限位轴和第二限位轴分别处于基体的两侧。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限位轴和第二限位轴夹持在基体的两侧,进而限制沉降片的转动范围,使沉降片的闭合更加稳定可靠,使织针能够顺利完成编织。8、作为优选,所述弹性臂一端连接于基体,另一端与支撑轴相抵,所述弹性臂朝向支撑轴的一侧设有定位凸点,驱动机构带动基体移动以使定位凸点越过支撑轴。9、作为优选,所述弹性臂与基体之间形成避让间隙,第一限位轴处于避让间隙内,第二限位轴处于基体远离弹性臂的一侧。10、作为优选,所述沉降片设有抵接面,所述抵接面包括下限位面,所述护持面脱离驱动机构后,第一限位轴与下限位面相抵。11、作为优选,所述抵接面还包括支撑面和导向斜面,所述支撑面与弹性臂之间的间距小于下限位面与弹性臂之间的间距,所述导向斜面两端分别连接支撑面和下限位面。12、作为优选,所述基体远离弹性臂的一侧设有与第二限位轴限位配合的上限位面,所述护持面与驱动机构相抵时,上限位面与第二限位轴相抵,所述护持面脱离驱动机构时,上限位面脱离第二限位轴。13、作为优选,所述片踵处于上限位面和护持面之间。14、作为优选,所述基体的连接有压圈部,所述压圈部包括用于按压线圈的压圈面。15、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技术特征:1.一种针织横机的弹性压圈沉降片,包括基体和连接于基体的压圈部,基体上设有片踵,片踵传动连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通过片踵带动沉降片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上设有用于穿设旋转轴的腰型孔,所述腰型孔的长度方向与沉降片的移动方向保持平行,所述基体连接有弹性臂,弹性臂产生形变并使基体具有旋转趋势,所述基体远离弹性臂的一侧设有护持面,护持面与驱动机构相抵进而限制基体的转动,护持面脱离驱动机构以使沉降片进行压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横机的弹性压圈沉降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片安装于针床,针床上设有支撑轴、旋转轴以及用于限制沉降片转动范围的第一限位轴和第二限位轴,其中弹性臂与支撑轴相抵并产生形变,所述旋转轴穿设于腰型孔,所述第一限位轴和第二限位轴分别处于基体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针织横机的弹性压圈沉降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一端连接于基体,另一端与支撑轴相抵,所述弹性臂朝向支撑轴的一侧设有定位凸点,驱动机构带动基体移动以使定位凸点越过支撑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针织横机的弹性压圈沉降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与基体之间形成避让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针织横机的弹性压圈沉降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片设有抵接面,所述抵接面包括下限位面,所述护持面脱离驱动机构后,第一限位轴与下限位面相抵。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针织横机的弹性压圈沉降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面还包括支撑面和导向斜面,所述支撑面与弹性臂之间的间距小于下限位面与弹性臂之间的间距,所述导向斜面两端分别连接支撑面和下限位面。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针织横机的弹性压圈沉降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远离弹性臂的一侧设有与第二限位轴限位配合的上限位面,所述护持面与驱动机构相抵时,上限位面与第二限位轴相抵,所述护持面脱离驱动机构时,上限位面脱离第二限位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针织横机的弹性压圈沉降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片踵处于上限位面和护持面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横机的弹性压圈沉降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的连接有压圈部,所述压圈部包括用于按压线圈的压圈面。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一种针织横机的弹性压圈沉降片,属于沉降片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沉降片无法有效可靠地按压住线圈,同时难以满足移圈和局部编织需求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是一种针织横机的弹性压圈沉降片,包括基体和压圈部,基体上设有片踵,片踵传动连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通过片踵带动沉降片移动,所述基体上设有用于穿设旋转轴的腰型孔,所述腰型孔的长度方向与沉降片的移动方向保持平行,所述基体连接有弹性臂,弹性臂产生形变并使基体具有旋转趋势,所述基体远离弹性臂的一侧设有护持面,护持面与驱动机构相抵进而限制基体的转动,护持面脱离驱动机构以使沉降片进行压圈。本技术主要用于实现沉降片的自动柔性调节。技术研发人员:付洪平,陈德伟,黄永森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丰帆数控机械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204技术公布日:2024/8/1
- 上一篇:一种经编机筒架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PVC服装材料定位裁切设备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