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张紧度的针织机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9-03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涉及纺织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可调张紧度的针织机。、针织机是利用织针把各种原料和品种的纱线构成线圈、再经串套连接成针织物的工艺过程。针织物质地松软,有良好的抗皱性与透气性,并有较大的延伸性与弹性,穿着舒适。、现有的针织机在织布完成后对布料进行卷收时无法对布料的张紧度进行调节,这使得若布料...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涉及纺织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可调张紧度的针织机。背景技术:1、针织机是利用织针把各种原料和品种的纱线构成线圈、再经串套连接成针织物的工艺过程。针织物质地松软,有良好的抗皱性与透气性,并有较大的延伸性与弹性,穿着舒适。2、现有的针织机在织布完成后对布料进行卷收时无法对布料的张紧度进行调节,这使得若布料较松时对其进行卷收可能会使得卷收的布料出现褶皱,影响生产品质,且在卷收完成后现有的针织机在对卷收辊进行更换时较为麻烦,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我们提出一种可调张紧度的针织机。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张紧度的针织机,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3、一种可调张紧度的针织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两个立板,两个所述立板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l型安装板,所述l型安装板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一号电动机,所述一号电动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一号螺纹杆,所述一号螺纹杆的外表面设置有主动转辊,所述主动转辊的外表面设置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的另一端内表面设置有从动转辊,所述从动转辊的内表面设置有二号螺纹杆,所述一号螺纹杆与二号螺纹杆的外表面均设置有移动块,两个所述移动块之间设置有移动导辊,所述两个立板之间设置有两个滚筒。4、优选的,所述立板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二号电动机,所述二号电动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设置有一号安装座,所述一号安装座内设置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的外表面设置有收卷辊,所述安装轴的另一端设置有二号安装座,所述一号安装座与二号安装座的一侧外表面均设置有螺栓,所述二号安装座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转动轴。5、优选的,所述一号电动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联轴器,所述一号电动机的输出端与一号螺纹杆通过联轴器可拆卸连接,所述主动转辊与一号螺纹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6、优选的,所述从动转辊与主动转辊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转辊与二号螺纹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移动块分别与一号螺纹杆、二号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所述移动导辊转动连接在两个移动块之间。7、优选的,所述二号电动机的输出端与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与一号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所述安装轴与一号安装座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8、优选的,所述收卷辊与安装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轴的后端与二号安装座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转动轴与二号安装座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9、有益效果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1、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底板、立板、固定板、l型安装板、一号电动机、一号螺纹杆、主动转辊、传动带、从动转辊、二号螺纹杆、移动块、移动导辊与滚筒,可以便捷的对布料的张紧度进行调节,避免卷收时布料较为松弛导致出现褶皱的情况,在使用时,先将布料的一端穿过左侧滚筒的上端,然后再由移动导辊的下端穿过后由右侧滚筒的上端穿过后与收卷辊进行连接,在需要对张紧度进行调节时,通过开启一号电动机带动一号螺纹杆进行转动,此时在主动转辊、传动带与从动转辊的作用下二号螺纹杆也会随之进行转动,在一号螺纹杆与二号螺纹杆同时转动时会带动两个移动块与移动导辊向下移动,此时会将布料向下压住对其进行压紧卷收,若布料卷收时较为紧,通过反转一号电动机带动移动导辊向上移动至合适张紧度即可,可以便捷的对布料的张紧度进行调节,避免卷收时布料较为松弛导致出现褶皱的情况,操作方便快捷。12、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二号电动机、连接轴、一号安装座、安装轴、收卷辊与二号安装座,可以便捷的对布料进行卷收,同时可以便捷的对收卷辊进行更换,实用性较高,在使用时,将布料连接完成并将张紧度调节完成后开启二号电动机带动连接轴进行转动,此时一号安装座会带动安装轴与收卷辊进行转动对布料进行卷收,在卷收完成后,通过将两个螺栓拆下,然后将安装轴与收卷辊取下后更换上新的安装完成后即可继续进行布料卷收,可以便捷的对布料进行卷收,同时可以便捷的对收卷辊进行更换,实用性较高,操作方便快捷。技术特征:1.一种可调张紧度的针织机,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两个立板(2),两个所述立板(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l型安装板(4),所述l型安装板(4)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一号电动机(5),所述一号电动机(5)的输出端设置有一号螺纹杆(6),所述一号螺纹杆(6)的外表面设置有主动转辊(7),所述主动转辊(7)的外表面设置有传动带(8),所述传动带(8)的另一端内表面设置有从动转辊(9),所述从动转辊(9)的内表面设置有二号螺纹杆(10),所述一号螺纹杆(6)与二号螺纹杆(10)的外表面均设置有移动块(11),两个所述移动块(11)之间设置有移动导辊(12),所述两个立板(2)之间设置有两个滚筒(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张紧度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2)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二号电动机(14),所述二号电动机(14)的输出端设置有连接轴(15),所述连接轴(15)的另一端设置有一号安装座(16),所述一号安装座(16)内设置有安装轴(17),所述安装轴(17)的外表面设置有收卷辊(18),所述安装轴(17)的另一端设置有二号安装座(19),所述一号安装座(16)与二号安装座(19)的一侧外表面均设置有螺栓(20),所述二号安装座(19)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转动轴(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张紧度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电动机(5)的输出端设置有联轴器,所述一号电动机(5)的输出端与一号螺纹杆(6)通过联轴器可拆卸连接,所述主动转辊(7)与一号螺纹杆(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张紧度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转辊(9)与主动转辊(7)通过传动带(8)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转辊(9)与二号螺纹杆(1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移动块(11)分别与一号螺纹杆(6)、二号螺纹杆(10)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所述移动导辊(12)转动连接在两个移动块(11)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张紧度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电动机(14)的输出端与连接轴(1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15)的另一端与一号安装座(16)固定连接,所述所述安装轴(17)与一号安装座(16)通过螺栓(20)可拆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张紧度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辊(18)与安装轴(1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轴(17)的后端与二号安装座(19)通过螺栓(20)可拆卸连接,所述转动轴(21)与二号安装座(19)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张紧度的针织机,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立板,两个所述立板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L型安装板,所述L型安装板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号电动机,所述一号电动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一号螺纹杆,所述一号螺纹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转辊,所述主动转辊的外表面设置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的另一端内表面设置有从动转辊,所述从动转辊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二号螺纹杆,所述一号螺纹杆与二号螺纹杆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本技术的一种可调张紧度的针织机具有便于对针织机布料卷收张紧度进行调节,便于对卷收辊进行更换的优点。技术研发人员:廖珍峰,李方华,廖日雄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途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204技术公布日:2024/8/1
- 上一篇:一种无纺布的裁切机构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钢绞线涂蜡层装置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