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能性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发布日期:2024-09-03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无纺布,具体涉及一种功能性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面膜市场之一,拥有众多的消费者。需求的持续旺盛造就了面膜市场的不断拓展,随着科技在护肤市场中逐渐进化,面膜的功效和使用感也成为了消费者的关注重点。而作为面膜重要组成部分的面膜基布,直接决定了面膜使用的质感、功效以及...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属于无纺布,具体涉及一种功能性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1、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面膜市场之一,拥有众多的消费者。需求的持续旺盛造就了面膜市场的不断拓展,随着科技在护肤市场中逐渐进化,面膜的功效和使用感也成为了消费者的关注重点。而作为面膜重要组成部分的面膜基布,直接决定了面膜使用的质感、功效以及舒适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面膜的优劣。涤纶纤维制成的无纺布虽强度高不易散,但吸水性和柔软度较差,与脸部贴合程度低;粘胶纤维制成的无纺布柔软度好,但经精华液浸泡后易变形。目前市场上的面膜基布多为混纺无纺布,较为厚重的同时吸液性能也略有不足。2、羧甲基纤维素是纤维素经羧甲基化后制成的一类纤维素醚,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高吸湿性,其水溶液具有增稠、成膜、黏接、水分保持、胶体保护、乳化及悬浮等作用,广泛应用于石油、食品、医药、纺织和造纸等行业。羧甲基纤维素纤维、海藻酸钠纤维、羧甲基壳聚糖纤维都属于水溶性聚合物纤维,遇水成凝胶,其中大量羟基(-oh)及羧基(-cooh)赋予纤维独特的亲水性能,制成面膜基布可负载大量的精华液,也可作为玻尿酸、蛋白、维生素e、维生素c等功能性添加剂的载体,与功能性添加剂相容性好。但是,水溶性聚合物纤维机械性能差,遇水后纤维基本无强度,空间成型效果差,松散易碎。将水溶性聚合物纤维与涤纶纤维混纺制成无纺布,虽然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吸液性,但是水溶性聚合物纤维遇水凝胶,采用常规混纺制备的面膜基布在使用时黏手,影响使用感。技术实现思路1、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功能性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实现提供一种强度高、舒适性好、制成面膜后接触手的一面不粘手的发明目的。2、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3、一种功能性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4、s1、共混5、将热塑性纤维和再生纤维素纤维进行共混,得混合纤维。6、优选的,所述热塑性纤维占比60~100%,所述再生纤维素纤维占比0~40%。7、优选的,所述热塑性纤维为涤纶、腈纶、锦纶、氨纶、丙纶、聚乳酸纤维、es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8、优选的,所述再生纤维素纤维为木纤维、竹纤维、莱赛尔纤维的一种或多种。9、优选的,所述热塑性纤维的线密度为0.5~3.0dtex、长度为1.0~10.0cm;所述再生纤维素纤维线密度为0.5~3.3dtex、长度为0.8~10cm。10、s2、梳理11、将混合纤维进行精开松,再进入铺网机横向纵向交叉折叠3层后送入主梳理机梳理形成纤维网。12、s3、水刺13、将纤维网首先采用预水刺对纤维进行固定,再经过高压喷头水刺成型,烘干后得水刺无纺布。14、优选的,所述预水刺的压力为15~25mpa。15、优选的,所述高压喷头的压力为40~80mpa,孔径为60~100μm,流速为140~160m/s。16、s4、热轧17、将热塑性纤维、水溶性聚合物纤维混合后均匀铺网,与干燥后的水刺无纺布一起喂入热辊,经热轧后制成功能性复合无纺布。18、优选的,所述水溶性聚合物纤维为羧甲基纤维素纤维、海藻酸钠纤维、羧甲基壳聚糖纤维的一种或多种。19、优选的,所述热轧温度为130~250℃,热辊压力为0.5~2mpa。20、优选的,所述热塑性纤维和水溶性聚合物纤维的添加量分别为:水溶性聚合物纤维占比5~50%,热塑性纤维占比50~95%;所述热塑性纤维和水溶性聚合物纤维混合后的纤维与水刺无纺布的质量比为1:3~3:1。21、优选的,所述水溶性聚合物纤维的线密度为0.5~3.0dtex、长度为0.8~10.0cm;所述热塑性纤维的线密度为0.5~3.0dtex、长度为1.0~10.0cm;所述水刺无纺布的克重为15~65g/㎡。22、水溶性聚合物纤维遇水成凝胶,不能直接水刺;也没有粘合力,无法直接热轧成布;采用针刺制成的布克重过高,过于厚重舒适感差,且遇精华液后强度差松散无形,本发明解决了水溶性聚合物纤维不能直接成布的问题。若直接将热塑性纤维与水溶性聚合物纤维混合后直接热轧制成无纺布,在热轧过程中热塑性纤维产生大量的“轧点”,轧点处温度使热塑性纤维熔化,使得热塑性纤维与热塑性纤维之间发生粘连形成无纺布,而水溶性聚合物纤维在热轧作用下轧在热塑性纤维之间的空隙中,即热塑性纤维与水溶性聚合物纤维在无纺布中紧密交叉排列,当水溶性聚合物纤维占比较大时,热轧的“轧点”由于水溶性聚合物纤维的干扰而不牢固,并且无纺布在吸取精华液后水溶性聚合物纤维呈凝胶状,无纺布两面均可透过凝胶,造成手接触时粘手不卫生,使用感差,同时无纺布的强度不足,具有折叠弯曲处凝胶易脱落、无纺布易变形的缺陷。23、本发明利用水刺无纺布的强度将水刺无纺布做基础材料层,热塑性纤维、水溶性聚合物纤维混合后铺网与水刺无纺布一起喂入热辊进行热轧复合制成复合无纺布,优点有四,其一为水溶性聚合物纤维可以更加均匀地铺在水刺无纺布上,在水刺无纺布上均匀分布;其二为水刺无纺布和水溶性聚合物纤维互不干扰,即使水溶性聚合物纤维吸液后呈凝胶状态,水刺无纺布对其具有一定的支撑和阻挡作用,避免凝胶透过水刺无纺布面,在使用时可用手接触水刺无纺布面,避免出现粘手的情况;其三为复合无纺布吸液后强度基本不变;其四为热轧过程中热塑性纤维和水刺无纺布中的热塑性纤维产生“轧点”粘合形成“脉络”,将水溶性聚合物纤维紧紧固定于水刺无纺布上,即使折叠弯曲凝胶也不易脱落。24、水刺无纺布的原料包括热塑性纤维和再生纤维素纤维,热塑性纤维起到后续热轧复合的“轧点”粘连作用,再生纤维素纤维提高复合无纺布的柔软度和吸湿性,但水刺无纺布中再生纤维素纤维比例过高后热轧复合时“轧点”少,水溶性聚合物纤维纤维和水刺无纺布之间不牢固,因此水刺无纺布中热塑性纤维占比60~100%,再生纤维素纤维占比0~40%。2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达到的技术效果是:26、1、本发明制备的功能性复合无纺布厚度均匀、柔软性好,使用时与面部的贴合度高,面部更加舒适。27、2、本发明制备的功能性复合无纺布纤维交织紧密,吸液后强度高,使用时不易变形。28、3、本发明制备的功能性复合无纺布吸液后水溶性聚合物纤维呈凝胶状,在水刺无纺布的作用下,凝胶无法透过水刺无纺布面,在使用时可用手接触水刺无纺布面,避免出现粘手的情况,更加干净卫生。技术特征:1.一种功能性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共混、梳理、水刺和热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性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混为,将热塑性纤维和再生纤维素纤维进行共混,得混合纤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功能性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纤维占比60~100%,所述再生纤维素纤维占比0~4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功能性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纤维的线密度为0.5~3.0dtex、长度为1.0~10.0cm;所述再生纤维素纤维线密度为0.5~3.3dtex、长度为0.8~10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性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梳理为,将混合纤维进行精开松,再进入铺网机横向纵向交叉折叠3层后送入主梳理机梳理形成纤维网。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性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刺为,将纤维网首先采用预水刺对纤维进行固定,再经过高压喷头水刺成型,烘干后得水刺无纺布。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功能性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水刺的压力为15~25mpa;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性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轧为,将热塑性纤维、水溶性聚合物纤维混合后均匀铺网,与干燥后的水刺无纺布一起喂入热辊,经热轧后制成功能性复合无纺布;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功能性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轧温度为130~250℃,热辊压力为0.5~2mpa。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功能性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纤维和水溶性聚合物纤维的添加量分别为:水溶性聚合物纤维占比5~50%,热塑性纤维占比50~95%;所述热塑性纤维和水溶性聚合物纤维混合后的纤维与水刺无纺布的质量比为1:3~3:1;技术总结本发明属于无纺布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功能性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共混、梳理、水刺和热轧。本发明以热塑性纤维和再生纤维素纤维水刺制成水刺无纺布,再将热塑性纤维、水溶性聚合物纤维混合后铺在水刺无纺布上进行热轧复合制成复合无纺布,可以使水溶性聚合物纤维在水刺无纺布上均匀分布;水溶性聚合物纤维吸液后呈凝胶状态,水刺无纺布对其具有一定的支撑和阻挡作用,避免凝胶透过水刺无纺布面出现粘手的情况;同时复合无纺布吸液后强度基本不变;并且热轧过程中热塑性纤维和水刺无纺布中的热塑性纤维产生“轧点”粘合形成“脉络”,将水溶性聚合物纤维紧紧固定于水刺无纺布上,即使折叠弯曲凝胶也不易脱落。技术研发人员:陈连节,朱益凡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联纺(杭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7/29
- 上一篇:面料及其制造方法和服装与流程
- 下一篇:基于光热效应的抗菌自修复含氟聚氨酯脲乳液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