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明线缝制工艺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9-03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布料生产工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明线缝制工艺。、无明线缝纫工艺是在对两块布料缝合后看不到所用线条的特殊缝纫工艺,故而使采用无明线缝纫工艺所缝合的布料看起来较为整洁美观。、目前,在利用无明线工艺对布料进行缝制时,需要对外层布料进行翻边,从而利用外层布料的翻边对内层布料进行包边处理,...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涉及布料生产工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明线缝制工艺。背景技术:1、无明线缝纫工艺是在对两块布料缝合后看不到所用线条的特殊缝纫工艺,故而使采用无明线缝纫工艺所缝合的布料看起来较为整洁美观。2、目前,在利用无明线工艺对布料进行缝制时,需要对外层布料进行翻边,从而利用外层布料的翻边对内层布料进行包边处理,才可进行无明线缝制,而在翻边过程中,因翻边的长度也有需求,现有技术中多是在需要缝制过程中,人工手动拿测量尺进行测量,然后再进行翻边,且翻边过后还需要人工手动对其进行按压,过于不便。3、因此,发明一种无明线缝制工艺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明线缝制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明线缝制工艺,包括如下步骤:3、s1:裁剪:根据所需外层布料和内层布料的大小对原布料进行裁剪;4、s2:压痕:根据裁剪后外层布料四周需要折边的长度的对外层布料进行压痕;5、s3:铺设:将裁剪后的内层布料铺设在外层布料四周压痕的内侧;6、s4:包边:将压痕过后外层布料的四周进行翻折,从而完成对内层布料的包边,将内层布料包在外层布料内;7、s5:缝制:将外层布料的包边与内层布料进行缝合,从而可对缝线进行隐藏,实现无线缝合。8、优选的,包括压痕机构,所述压痕机构还包括压痕工作台,所述压痕工作台的顶部连接有多个支撑柱,多个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共同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连接有两个液压杆,两个所述液压杆的底部共同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设置有旋转盘,所述固定架的左右两内侧壁均连接有限位板,所述旋转盘的四周开设有与限位板相对应的环形限位槽,所述旋转盘的底部设置有两个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连接有压痕板,所述旋转盘的顶部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内壁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旋转盘的底部设置有两组展平组件。9、优选的,所述展平组件包括与旋转盘底部连接的两组支撑板,每组所述支撑板为两个,每组所述支撑板之间均转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侧壁连接有扭簧,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支撑板的侧壁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共同连接有展平辊。10、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与旋转盘顶部连接的两个第二固定板,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共同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壁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底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底部连接有拉杆,所述旋转盘的表面开设有与拉杆相对应的条形口,所述拉杆的底部与第一固定板的顶部连接。11、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固定架顶部内壁连接的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部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外壁连接有第一锥齿轮,两个所述丝杆相对的一端均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旋转盘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底端外壁连接有第一端面齿轮,所述驱动杆的底端穿过固定筒并连接有第二端面齿轮。12、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连接有两个第三固定板,两个所述第三固定板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压紧板,所述压紧板的侧壁连接有挤压板,所述第三固定板的侧壁开设有与挤压板相对应的开口,所述挤压板的顶部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板的底部连接。13、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4、1、通过设置的调节组件,通过使用电机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在转动时带动移动块进行移动,移动块拉动移动板,移动板拉动拉杆,使得拉杆在条形口内滑动,拉杆拉动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拉动压痕板,即可对两个压痕板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从而可对不同大小的面料进行压痕。15、2、通过设置的驱动组件,通过使用电动伸缩杆拉动电机,电机拉动驱动杆,驱动杆拉动第一锥齿轮和第二端面齿轮,使得第一锥齿轮与两个第二锥齿轮相互分离,并使得第二端面齿轮与第一端面齿轮相啮合,此时,电机带动驱动杆转动时可带动旋转盘转动,从而带动两个压痕板转动,只需利用两个压痕板即可对布料的四周进行压痕,并且通过减少电机的使用,可节约成本,并且减小噪音的产生。技术特征:1.一种无明线缝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明线缝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痕机构,所述压痕机构还包括压痕工作台,所述压痕工作台的顶部连接有多个支撑柱,多个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共同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连接有两个液压杆,两个所述液压杆的底部共同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设置有旋转盘,所述固定架的左右两内侧壁均连接有限位板,所述旋转盘的四周开设有与限位板相对应的环形限位槽,所述旋转盘的底部设置有两个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连接有压痕板,所述旋转盘的顶部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内壁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旋转盘的底部设置有两组展平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明线缝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展平组件包括与旋转盘底部连接的两组支撑板,每组所述支撑板为两个,每组所述支撑板之间均转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侧壁连接有扭簧,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支撑板的侧壁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共同连接有展平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明线缝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与旋转盘顶部连接的两个第二固定板,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共同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壁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底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底部连接有拉杆,所述旋转盘的表面开设有与拉杆相对应的条形口,所述拉杆的底部与第一固定板的顶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明线缝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固定架顶部内壁连接的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部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外壁连接有第一锥齿轮,两个所述丝杆相对的一端均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旋转盘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底端外壁连接有第一端面齿轮,所述驱动杆的底端穿过固定筒并连接有第二端面齿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明线缝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连接有两个第三固定板,两个所述第三固定板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压紧板,所述压紧板的侧壁连接有挤压板,所述第三固定板的侧壁开设有与挤压板相对应的开口,所述挤压板的顶部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板的底部连接。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明线缝制工艺,涉及到布料生产工艺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裁剪:根据所需外层布料和内层布料的大小对原布料进行裁剪;S2:压痕:根据裁剪后外层布料四周需要折边的长度的对外层布料进行压痕;S3:铺设:将裁剪后的内层布料铺设在外层布料四周压痕的内侧;S4:包边:将压痕过后外层布料的四周进行翻折,从而完成对内层布料的包边,将内层布料包在外层布料内。本发明通过利用调节组件对两个压痕板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从而可对不同的布料进行压痕,且通过设置的驱动组件,只需利用两个压痕板即可对布料的四周进行压痕,并且通过减少电机的使用,可节约成本,并且减小噪音的产生。技术研发人员:高伟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高高布艺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7/29
- 上一篇:一种抗菌柔顺面料及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卧式内收外放四倍捻股机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