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超细纤维的编织装置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9-03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编织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超细纤维的编织装置。、目前,除了传统纺织领域中绳索、电缆等产品使用编织装置编织得到外,生物材料领域也大量使用编织结构,例如手术缝合线、血管支架等,现有的编织装置采用被动送线,即感应张力的变化,动滑轮随着张力的增加而上升,到达设定位置后推动底部带齿的...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涉及编织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超细纤维的编织装置。背景技术:1、目前,除了传统纺织领域中绳索、电缆等产品使用编织装置编织得到外,生物材料领域也大量使用编织结构,例如手术缝合线、血管支架等,现有的编织装置采用被动送线,即感应张力的变化,动滑轮随着张力的增加而上升,到达设定位置后推动底部带齿的纱管转动,促使纱管放线,此时编织张力降低,避免了纤维崩断。然而现有的被动放线中,即使使用多个动滑轮,采用最细软的弹簧,纱管上的纤维最低也要能承受一定强度的张力才能避免断裂,实现被动放线。因此,当纤维的张力较小的情况下便无法使用编织装置进行自动编织。2、现如今关于新型纤维的研究已然成为热点,其中生态友好型的生物蛋白纤维由于无污染且亲肤可降解等优点,往往被应用于高档服装及医疗药械领域的研究,通过人为调控可以获得不同粗细的生物蛋白纤维,许多较细的生物蛋白纤维因其自身物理机械性能较差或者纤维极细而失去了很多应用可能,只能通过增加其直径或者编织来实现生物纤维的进一步应用开发。技术实现思路1、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超细纤维强力低导致的难以连续编织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超细纤维的编织装置。2、根据本发明的适用于超细纤维的编织装置,其包括主动放线的携纱器、电感式接近开关和plc控制系统,其中,电感式接近开关将携纱器的纤维张力的电容信号反馈至plc控制系统,携纱器包括导纱口、纱管、张力感应器、电机和控制器,控制器与电机连接以控制电机的输出转速和方向,电机的输出端与纱管连接,从纱管上退绕的纤维依次通过张力感应器和导纱口,张力感应器感应单根纤维绷直时的张力并将其反馈至控制器以调节电机运转。如此,本发明利用携纱器实现主动放线,通过电机控制纱管退绕,避免了强力较低的纤维,如极细的再生蛋白纤维进行编织时出现断线的现象,扩展了极细的再生蛋白纤维使用编织装置合束、研究及应用的可能性。3、优选地,电感式接近开关具有探头,张力感应器具有受纤维张力作用上下波动的感应杆,感应杆具有金属片以与探头配合输出信号。4、优选地,该编织装置还包括与plc控制系统连接的收线装置,多个携纱器的导纱口输出的纤维在编织部位集束后进入收线装置。更优选地,每个携纱器的导纱口输出的纤维在编织部位集束时的张力大小一致。5、优选地,该编织装置还包括主机马达、拨盘轴和拨盘,其中,主机马达为拨盘轴传动提供主要动力,每个拨盘可旋转地套接在拨盘轴上,携纱器在拨盘的作用下沿着导轨循环交叉运行以通过纤维编织产品。6、优选地,各携纱器的张力感应器与主机马达联动,通过电感式接近开关将纤维张力波动反馈至plc控制系统,在纤维张力波动幅度较大时自动降低主机马达的转速。如此,本发明利用电感式接近开关使张力感应器与主机转速和拨盘转速联动,避免编织速度过快的情况下,纤维表面的张力波动范围较大引起纤维断裂。7、优选地,收线装置包括控制收线速度的伺服电机系统,plc控制系统通过pc端组态软件控制主机马达和伺服电机系统。8、优选地,plc控制系统一体化或分体控制主机马达和伺服电机系统。9、优选地,收线装置还包括瓷眼、收线轮和收线盘,纤维在编织部位合股后依次通过瓷眼和收线轮,并最终卷绕收集在收线盘上,伺服电机系统与收线盘固定连接。10、优选地,该编织装置还包括机架和上盘,其中,上盘固定在机架的中心部位,主机马达通过减速机与上盘连接以为拨盘轴传动提供主要动力,拨盘轴固定在上盘上起固定拨盘的作用。11、优选地,上盘提供8字形导轨。12、根据本发明的适用于超细纤维的编织装置,用于赋予强力较低的纤维使用编织装置的可行性,即适用于强力较低的纤维,在极细的再生蛋白纤维应用时,携纱器主动放线,同时同步降低编织机转速,以减少纤维张力波动,特别在不同纤维进行分段编织时,例如纤维由粗变细的阶段,张力感应器感应张力变化的同时调节编织机主机转速,避免出现纤维断裂的情况,避免产生样品疵点。总之,根据本发明的适用于超细纤维的编织装置,小巧方便,参数调节自由控制,更换改装便捷,更利于对于编织参数影响条件进行探索。特别地,携纱器可以调控超细强力纤维的主动放线与微张力,具体地,微张力通过电机控制,电机设置张力波动范围小,即可实现微小张力的调节。特别地,两个电机系统分体控制,收线系统缓慢收线,编织系统紧密编织,可以得到编织密度极高的编织物,实现极细纤维高密慢速编织,为新型高密度织物材料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撑。技术特征:1.一种适用于超细纤维的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编织装置包括主动放线的携纱器、电感式接近开关和plc控制系统,其中,电感式接近开关将携纱器的纤维张力的电容信号反馈至plc控制系统,携纱器包括导纱口、纱管、张力感应器、电机和控制器,控制器与电机连接以控制电机的输出转速和方向,电机的输出端与纱管连接,从纱管上退绕的纤维依次通过张力感应器和导纱口,张力感应器感应单根纤维绷直时的张力并将其反馈至控制器以调节电机运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感式接近开关具有探头,张力感应器具有受纤维张力作用上下波动的感应杆,感应杆具有金属片以与探头配合输出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编织装置还包括与plc控制系统连接的收线装置,多个携纱器的导纱口输出的纤维在编织部位集束后进入收线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编织装置还包括主机马达、拨盘轴和拨盘,其中,主机马达为拨盘轴传动提供主要动力,每个拨盘可旋转地套接在拨盘轴上,携纱器在拨盘的作用下沿着导轨循环交叉运行以通过纤维编织产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携纱器的张力感应器与主机马达联动,通过电感式接近开关将纤维张力波动反馈至plc控制系统,在纤维张力波动幅度较大时自动降低主机马达的转速。6.根据权利要求4述的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收线装置包括控制收线速度的伺服电机系统,plc控制系统通过pc端组态软件控制主机马达和伺服电机系统。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plc控制系统一体化或分体控制主机马达和伺服电机系统。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收线装置还包括瓷眼、收线轮和收线盘,纤维在编织部位合股后依次通过瓷眼和收线轮,并最终卷绕收集在收线盘上,伺服电机系统与收线盘固定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编织装置还包括机架和上盘,其中,上盘固定在机架的中心部位,主机马达通过减速机与上盘连接以为拨盘轴传动提供主要动力,拨盘轴固定在上盘上起固定拨盘的作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盘提供8字形导轨。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超细纤维的编织装置,其包括主动放线的携纱器、电感式接近开关和PLC控制系统,其中,电感式接近开关将携纱器的纤维张力的电容信号反馈至PLC控制系统,携纱器包括导纱口、纱管、张力感应器、电机和控制器,控制器与电机连接以控制电机的输出转速和方向,电机的输出端与纱管连接,从纱管上退绕的纤维依次通过张力感应器和导纱口,张力感应器感应单根纤维绷直时的张力并将其反馈至控制器以调节电机运转。如此,本发明利用携纱器实现主动放线,通过电机控制纱管退绕,避免了强力较低的纤维,如极细的再生蛋白纤维进行编织时出现断线的现象,扩展了极细的再生蛋白纤维使用编织装置合束、研究及应用的可能性。技术研发人员:刘凯,万思康,孟令鹏,张洪杰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祥符实验室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7/29
- 上一篇:一种平式无梭织带机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编织工装、系统及方法与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