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模块及具有该除湿模块的储物设备的制作方
发布日期:2024-09-03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除湿,具体提供一种除湿模块及具有该除湿模块的储物设备。、在潮湿天气中,尤其是在南方的回南天等气候环境中,衣物易受潮发霉,从而造成衣物损伤并产生异味,目前,针对衣物除湿的产品众多,例如,利用传统压缩机制冷除湿技术对衣柜进行改造,或者采用半导体制冷技术对衣柜进行改造等,使衣柜形成衣物...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涉及除湿,具体提供一种除湿模块及具有该除湿模块的储物设备。背景技术:1、在潮湿天气中,尤其是在南方的回南天等气候环境中,衣物易受潮发霉,从而造成衣物损伤并产生异味,目前,针对衣物除湿的产品众多,例如,利用传统压缩机制冷除湿技术对衣柜进行改造,或者采用半导体制冷技术对衣柜进行改造等,使衣柜形成衣物护理柜,然后将衣物放入衣物护理柜中,利用衣物护理柜对衣物进行除湿。2、例如采用半导体制冷技术的衣物护理柜,在对衣物进行除湿时,需要将衣柜中的高湿空气引入到除湿风道中,然后通过半导体制冷器冷端的冷量对衣物进行除湿,而现有技术的除湿风道为单风道结构,经过研究发现,衣物护理柜采用此种单风道结构对衣物的除湿效率并不是很高,并不能带来高效除湿的效果。3、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除湿模块及具有该除湿模块的储物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的衣物护理柜对衣物进行除湿的效率低下的问题。2、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除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模块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回风口和出风口;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的排风口和所述第二风道的排风口均与所述出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一风道的入风口和所述第二风道的入风口均与所述回风口相连通;引流装置,所述引流装置用于驱使气流由所述回风口分别进入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并通过所述出风口排出;冷凝装置,所述冷凝装置设于所述第一风道中;其中,所述除湿模块设置成,能够使得所述第一风道内的风流量小于所述第二风道内的风流量。3、在上述除湿模块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引流装置为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道的入风口面积小于所述第二风道的入风口面积,所述第一风机的排风口包括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第一风口与所述第一风道的入风口相连,所述第二风口与所述第二风道的入风口相连,所述第一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回风口相连,或者所述第一风道的排风口面积小于所述第二风道的排风口面积,所述第一风机的进风口包括第三风口和第四风口,所述第三风口与所述第一风道的排风口相连,所述第四风口与所述第二风道的排风口相连,所述第一风机的排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相连。4、在上述除湿模块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风道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风道的横截面积。5、在上述除湿模块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形成有冷凝腔,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设于所述冷凝腔中,所述壳体内还构成有散热腔,所述散热腔上设有与外界空气相通的入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冷凝装置为冷端散热器,所述除湿模块还包括半导体制冷器和热端散热器,所述热端散热器设于所述散热腔中且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相连,所述冷端散热器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相连。6、在上述除湿模块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散热腔内设有散热风道,所述散热风道的第一端与所述入气口相连,所述散热风道的第二端与所述出气口相连,所述热端散热器设于所述散热风道中;所述除湿模块还包括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用于驱使气流由所述入气口进入至所述散热风道,并由所述出气口排出;其中,所述回风口至所述出风口之间的风道与所述散热风道对应设置且气体流动方向相反。7、在上述除湿模块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引流装置为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的排风口包括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第一风口与所述第一风道的入风口相连,所述第二风口与所述第二风道的入风口相连,所述第一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回风口相连;所述第二风机设于所述散热风道中且位于所述第一端处。8、在上述除湿模块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风机的进风口处和所述第二风机的进风口处均设有消音件。9、在上述除湿模块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风道的排风口和所述第二风道的排风口通过公共风道与所述出风口相连通,所述公共风道或所述第一风道或所述第二风道中设有等离子杀菌装置、香薰装置的至少一种。10、在上述除湿模块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热端散热器为相变散热器,所述相变散热器在所述散热腔内沿水平方向倾斜布置;并且/或者所述冷端散热器的下方设有接水盒,所述除湿模块还包括冷凝水盒,所述壳体上设有水盒抽拉口,所述冷凝水盒位于所述水盒抽拉口中,且可抽拉地设于所述冷凝腔,所述冷凝水盒与所述接水盒通过管路连通。11、在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储物设备,该储物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除湿模块,所述储物设备还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内形成有储物腔室和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上设有与所述储物腔室相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除湿模块安装于所述安装槽中,且在安装好后,所述回风口与所述第一开口对应连通,所述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对应连通。1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除湿模块包括壳体、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引流装置和冷凝装置,壳体上设有回风口和出风口;第一风道的排风口和第二风道的排风口均与出风口相连通,第一风道的入风口和第二风道的入风口均与回风口相连通;引流装置用于驱使气流由回风口分别进入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并通过出风口排出;冷凝装置设于第一风道中;除湿模块设置成,能够使得第一风道内的风流量小于第二风道内的风流量。13、本发明通过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双风道的设置,且第一风道内的风流量小于第二风道内的风流量,使得在对衣物进行除湿时,第二风道中较大的风流量能够通过出风口排出至衣柜的储物腔室,从而对衣柜的储物腔室中的空气进行充分的搅动,使得储物腔室中的任何空间的高湿空气均能够通过回风口被吸入至第一风道中,不留死角,且第一风道中较小的风流量能够保证空气被充分的冷凝,避免空气来不及冷凝便被重新引入至储物腔室中,即本发明的大小风相结合的方式,能够使得储物腔室中的高湿空气被充分的冷凝,能够显著提高对衣物的除湿效率。技术特征:1.一种除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模块包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模块,其特征在于,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模块,其特征在于,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模块,其特征在于,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湿模块,其特征在于,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湿模块,其特征在于,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湿模块,其特征在于,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模块,其特征在于,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湿模块,其特征在于,10.一种储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除湿模块,所述储物设备还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内形成有储物腔室和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上设有与所述储物腔室相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除湿模块安装于所述安装槽中,且在安装好后,所述回风口与所述第一开口对应连通,所述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对应连通。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除湿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除湿模块及具有该除湿模块的储物设备,旨在解决现有的衣物护理柜对衣物进行除湿的效率低下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的除湿模块包括壳体、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引流装置和冷凝装置,壳体上设有回风口和出风口;第一风道的排风口和第二风道的排风口均与出风口相连通,第一风道的入风口和第二风道的入风口均与回风口相连通;引流装置用于驱使气流由回风口分别进入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并通过出风口排出;冷凝装置设于第一风道中;除湿模块设置成,能够使得第一风道内的风流量小于第二风道内的风流量。上述设置方式,能够显著提高对衣物的除湿效率。技术研发人员:张传美,王定远,葛睿彤,耿丽丽,李以民,李扬,元伟,邴进东,孙鹏举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