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子纱染色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9-03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涉及筒子纱烘干,具体为一种筒子纱染色烘干装置。、筒子纱是纺织行业纺纱厂的络筒工序的产出品,是从上道工序的细纱机或捻线机上落下来的管纱,根据织布工厂、或针织工厂、或毛巾厂等用纱的后道工序的要求,使纱线长度接长并清除纱线上疵点和杂质、在络筒机上通过槽筒或急行往复的导纱钩重新卷绕成无边或有...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涉及筒子纱烘干,具体为一种筒子纱染色烘干装置。背景技术:1、筒子纱是纺织行业纺纱厂的络筒工序的产出品,是从上道工序的细纱机或捻线机上落下来的管纱,根据织布工厂、或针织工厂、或毛巾厂等用纱的后道工序的要求,使纱线长度接长并清除纱线上疵点和杂质、在络筒机上通过槽筒或急行往复的导纱钩重新卷绕成无边或有边的、绕成一定形状的、一定卷绕密度的较大体积的筒纱,筒子纱属于纱线领域,由纱筒和纱线组成,而烘干是筒子成品后的最后一道工序,其烘干是去除浸染后多余的水渍,在对染色之后的筒子纱进行烘干时需要烘干装置的运用。2、经检索,现有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9178200u,提供了筒子纱生产用的烘干装置,该专利通过把手使烘干室的门板打开,将筒子纱逐个放置于烘干架上,利用弹簧顶推卡块使筒子纱稳固在放置架上,由于通过若干个放置架间隔筒子纱,使在烘干时,以减少底部筒子纱的蒸汽漂浮与顶部的筒子纱接触,同时通过电机驱使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旋转,使若干个烘干架同时旋转,进而使烘干室内的空气快速流动,提高了烘干的效率和质量。3、虽然上述专利可以对筒子纱进行烘干,但上述的筒子纱生产用的烘干装置还存在以下问题:在对筒子纱进行烘干的时候,温度很重要,烘干温度过高会对筒子纱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可能会导致筒子纱变硬、变脆,甚至出现烧焦的情况,同时烘干时,将筒子纱放入相互间隔的放置架上,以减少底端筒子纱水蒸气的影响,但是在转动烘干架时,不能很好的将筒子纱固定在放置架上,会导致转动时,筒子纱转出的情况。4、针对上述问题,为此,提出一种筒子纱染色烘干装置。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筒子纱染色烘干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温度过高和筒子纱固定问题。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筒子纱染色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所述烘干箱内壁固定连接有间隔板,所述烘干箱前端设置有门板,所述门板左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烘干箱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且支撑柱与间隔板贯穿,所述支撑柱顶部固定连接有烘干架,所述烘干架内设置有固定组件。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机带动支撑柱转动,从而对烘干架进行转动,转动筒子纱。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间隔板顶部后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之间设置有移动组件。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间隔板对固定架进行固定,固定架固定并h支撑移动组件,进行对加热管的移动。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底部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动杆,所述第一滑动杆两端均滑动连接有第四滑动块,所述第四滑动块前端设置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上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转杆且第三转杆另一端与支撑架转动连接。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气缸的推动,带动第一滑动杆上下移动,从而带动第三转杆和第四转杆转动,将第四滑动块在第一滑动杆上滑动。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贯穿有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二转轴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滑动块,所述第三滑动块顶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管。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液压缸的推动和收回,三个滑动块之间的转轴和转杆转动带动第一滑动块、第二滑动块和第三滑动块在间隔板的滑槽中滑动,进行前后移动,对加热管进行移动。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三转轴上左侧转动连接有第四转杆,所述第四转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贯穿第二滑动杆,所述第二滑动杆右侧滑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第二滑动杆左侧固定连接有夹持架,所述夹持架右侧固定连接有夹持块。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四转杆和第四转轴与第三转轴之间转动,可对第二滑动杆进行滑动,从而对夹持架进行移动,对筒子纱进行固定。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烘干架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烘干架可对支撑架进行固定。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固定架之间固定连接有液压缸。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架可对液压缸进行固定,液压缸起到推动的作用。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烘干箱右侧固定连接有散热口。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散热口可对烘干箱产生的热气,进行排出。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19、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筒子纱染色烘干装置,首先通过固定架、液压缸、第一滑块、第一转轴和加热管等组件相互配合工作,可对筒子纱进行移动加热,加热管在筒体内移动时,可以减少筒子纱受热温度过高的情况,通过均匀加热,提高烘干效果,确保筒子纱彻底干燥。20、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筒子纱染色烘干装置,通过气缸、第一滑动杆、第二滑动杆、第四滑动块、第三转轴和夹持架等组件相互配合工作,可对烘干时的筒子纱进行固定和夹持,便于不会转动时,导致筒子纱转出,提高了烘干效率和质量。技术特征:1.一种筒子纱染色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29),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29)内壁固定连接有间隔板(1),所述烘干箱(29)前端设置有门板(31),所述门板(31)左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把手(32),所述烘干箱(29)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7),所述电机(2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8)且支撑柱(28)与间隔板(1)贯穿,所述支撑柱(28)顶部固定连接有烘干架(4),所述烘干架(4)内设置有固定组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子纱染色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板(1)顶部后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6),所述固定架(6)之间设置有移动组件(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子纱染色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支撑架(16),所述支撑架(16)底部固定连接有气缸(15),所述气缸(1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动杆(17),所述第一滑动杆(17)两端均滑动连接有第四滑动块(19),所述第四滑动块(19)前端设置有第三转轴(20),所述第三转轴(20)上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转杆(21)且第三转杆(21)另一端与支撑架(16)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筒子纱染色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2)包括液压缸(7),所述液压缸(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一滑动块(8),所述第一滑动块(8)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9),所述第一转轴(9)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10),所述第一转杆(10)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2),所述第二转轴(12)贯穿有第二滑动块(11),所述第二转轴(12)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13),所述第二转杆(13)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滑动块(14),所述第三滑动块(14)顶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管(5)。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筒子纱染色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轴(20)上左侧转动连接有第四转杆(22),所述第四转杆(22)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四转轴(24),所述第四转轴(24)贯穿第二滑动杆(18),所述第二滑动杆(18)右侧滑动连接有固定块(23),所述第二滑动杆(18)左侧固定连接有夹持架(25),所述夹持架(25)右侧固定连接有夹持块(26)。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子纱染色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架(4)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6)。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筒子纱染色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6)之间固定连接有液压缸(7)。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子纱染色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29)右侧固定连接有散热口(30)。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筒子纱烘干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筒子纱染色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所述烘干箱内壁固定连接有间隔板,所述烘干箱前端设置有门板,所述门板左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烘干箱右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烘干箱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且支撑柱与间隔板贯穿。本技术中,首先通过第一滑块、第一转轴和加热管等组件相互配合工作,可对筒子纱进行移动加热,加热管在筒体内移动时,可以减少筒子纱受热温度过高的情况,通过气缸、第三转轴和夹持架等组件相互配合工作,可对烘干时的筒子纱进行固定和夹持,提高了烘干效率和质量。技术研发人员:袁鹏鹏,万仙琴,袁贝贝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鹏琴纺织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04技术公布日:2024/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