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表面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发布日期:2024-09-03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表面处理,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表面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飞跃发展,印刷电路板逐渐向高密度及多层方向发展,这就要求覆铜板材料不仅要充当基板,还要具有信号传输线、特性阻抗精度控制等功能,并在多层板中充当内藏无源元件等。、电子级玻璃纤维布长期...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涉及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表面处理,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表面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1、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飞跃发展,印刷电路板逐渐向高密度及多层方向发展,这就要求覆铜板材料不仅要充当基板,还要具有信号传输线、特性阻抗精度控制等功能,并在多层板中充当内藏无源元件等。2、电子级玻璃纤维布长期以来一直作为印制电路板之绝缘增强材料,其原料为电子级玻璃纤维纱,经整经,浆纱,织布,退浆,化学处理得到所需电子布。电子布再经浸渍环氧树脂烘干为半固化片,半固化片覆铜箔压合为覆铜板,覆铜板经印刷线路,钻孔等工艺成为pcb板。为了使电子级玻璃纤维布的下游产品印刷电路板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损耗小的优点,进而实现上述诸多功能;覆铜板的原材料电子级玻璃纤维布需要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表面处理剂,该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表面处理剂能够提升电子级玻璃纤维布的耐热性能,降低介电常数,适应电子级玻璃纤维布不断提升的性能要求。2、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表面处理剂的制备方法。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表面处理剂,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硅烷偶联剂0.8-1.5份、粘结剂0.2-1.2份、润滑剂0.2-1.2份、抗静电剂0.1-0.6份、酸性调节剂0.1-0.6份,纯水90-100份,所述硅烷偶联剂为任意比例混合的氨基类硅烷偶联剂和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偶联剂。4、优选地,所述氨基类硅烷偶联剂和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4:3。5、优选地,所述氨基类硅烷偶联剂为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所述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偶联剂为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6、优选地,所述粘结剂包括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醋酸乙烯、聚四氟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7、优选地,所述润滑剂包括氢化植物油、高级醇类、聚乙二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8、优选地,所述抗静电剂包括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型和非离子型中的一种或多种。采用上述抗静电剂能够有效提升电子玻纤布的耐热性能。9、优选地,所述酸性调节剂为冰醋酸。10、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述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表面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1、s1.向混合好的硅烷偶联剂、粘结剂、润滑剂、抗静电剂中加入部分纯水,充分搅拌,达到一次水解,之后在0-5℃下冷藏4-72h;12、s2.向步骤s1产物中依次添加纯水和酸性调节剂,调节ph值,搅拌均匀,二次水解后得到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表面处理剂。13、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一次水解之后在0-5℃下冷藏4-72h。14、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ph值范围为2.7-4.1。在该ph值范围内硅烷偶联剂能够充分分散,且保持稳定状态。15、有益效果:16、本发明采用的氨基类硅烷偶联剂与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偶联剂相互配合,能够同时提高电子玻纤布的机械强度和性能;不仅能有效润湿电子玻璃纤维布,还能与电子玻璃纤维布、环氧/酚醛树脂分别发生反应;将两种不同的材料化学键合于界面层;另外上述偶联剂碳官能团的有机基团与环氧/酚醛树脂的匹配性好,能更好渗入树脂、进而与树脂的活性基团发生化学反应,大大改善玻璃纤维与树脂的结合性能,提高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强度、耐水性能。17、采用本发明配方制备得到的能够有效提升玻璃纤维布的耐热性和浸润性,还能够降低电子玻璃纤维布的介电常数,满足覆铜板生产过程中对电子玻璃纤维布的性能需求。技术特征:1.一种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表面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硅烷偶联剂0.8-1.5份、粘结剂0.2-1.2份、润滑剂0.2-1.2份、抗静电剂0.1-0.6份、酸性调节剂0.1-0.6份,纯水90-100份,所述硅烷偶联剂为任意比例混合的氨基类硅烷偶联剂和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偶联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表面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类硅烷偶联剂和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4: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表面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类硅烷偶联剂为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所述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偶联剂为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表面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包括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醋酸乙烯、聚四氟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表面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包括氢化植物油、高级醇类、聚乙二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表面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剂包括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型和非离子型中的一种或多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表面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调节剂为冰醋酸。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表面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次水解之后在0-5℃下冷藏4-72h。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ph值范围为2.7-4.1。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表面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表面处理剂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硅烷偶联剂0.8‑1.5份、粘结剂0.2‑1.2份、润滑剂0.2‑1.2份、抗静电剂0.1‑0.6份、酸性调节剂0.1‑0.6份,纯水90‑100份,所述硅烷偶联剂为任意比例混合的氨基类硅烷偶联剂和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偶联剂。采用本发明配方制备得到的能够有效提升玻璃纤维布的耐热性和浸润性,还能够降低电子玻璃纤维布的介电常数,满足覆铜板生产过程中对电子玻璃纤维布的性能需求。技术研发人员:陶应龙,代义飞,孙子震,袁春梅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光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7/25
- 上一篇:一种透气感温变色皮革及其制备方法、散热组件
- 下一篇:一机三槽独立洗衣机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