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带染色装置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9-03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涉及织带染色,具体涉及一种织带染色装置。、织带既可作为服装辅料产品中的一种,也可作为纺织品中的一种。织带的着色有两种主要的方法,一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染色,主要是将织带放在化学染料溶液中处理。另一种方法是使用涂料,把涂料制成微小的不可溶的有色颗粒以黏附与织物上。、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涉及织带染色,具体涉及一种织带染色装置。背景技术:1、织带既可作为服装辅料产品中的一种,也可作为纺织品中的一种。织带的着色有两种主要的方法,一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染色,主要是将织带放在化学染料溶液中处理。另一种方法是使用涂料,把涂料制成微小的不可溶的有色颗粒以黏附与织物上。2、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3、1、现有的织带染色装置,织带染色需要使用配备的染色装置,但部分装置染缸内没有搅拌部件,使得染缸内染料长时间静置容易沉淀结块,使得织带不能均匀染色,造成二次加工,降低了装置的工作效率,给工作人员增添了工作负担;4、2、现有的织带染色装置,织带传输过程中需要拉扯,部分装置没有导入部件,使得织带传输过程中容易松动脱落,使其缠绕在一起,给工作人员带来麻烦,织带染色后附着多余的染料没有有效去除,且部分装置染色后需要运输至烘干设备,较为麻烦,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技术实现思路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2、一种织带染色装置,包括染缸,所述染缸的前端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染缸的上端设置有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的上端设置有织带,所述牵引装置的右侧设置有预烘干装置。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一驱动器、第一轴承、主动轮、从动轮、转杆、搅拌杆,所述第一轴承位于第一驱动器的前端,所述主动轮位于第一轴承的前端,所述从动轮位于主动轮的左侧,所述转杆位于从动轮的后端,所述搅拌杆位于转杆的左侧。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主动轮的后端通过第一轴承与第一驱动器的右端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轮的右侧与主动轮的左端传动连接,所述转杆的前端与从动轮的后端传动连接,所述搅拌杆右侧与转杆的左侧固定连接。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牵引装置包括固定板、第一导辊、第二导辊、第三导辊、第二驱动器、卷辊,所述第一导辊位于固定板的前端,所述第二导辊位于第一导辊的右侧,所述第三导辊位于第二导辊的右侧,所述第二驱动器位于第三导辊的右侧,所述卷辊位于第二驱动器的后端。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导辊的后端与固定板的前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卷辊的前端与第二驱动器的后端传动连接。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预烘干装置包括外壳、滤网、第三驱动器、第二轴承、扇叶、通风网、斜槽,所述滤网位于外壳的上端,所述第三驱动器位于外壳的内部,所述第二轴承位于第三驱动器的下端,所述扇叶位于第二轴承的下端,所述通风网位于扇叶的下方,所述斜槽位于通风网的下方。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滤网的下端与外壳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驱动器的上端与外壳的内侧可拆卸连接,所述扇叶的上端通过第二轴承与第三驱动器的下端传动连接。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10、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织带染色装置,通过第一驱动器、第一轴承、主动轮、从动轮、转杆、搅拌杆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对染缸内的染料进行搅拌,相较于部分设备,该织带染色装置安装了搅拌装置,通过驱动装置带动搅拌组件进行搅拌,使得染缸内的染料不断流动,有效防止染料静置沉淀,避免结块,使得织带染色能够更加均匀流畅,提升装置织带染色的加工质量,使得装置使用起来更加具有实用价值,通过第一驱动器提供动力,促使第一轴承带动主动轮开始转动,使得通过皮带与主动轮传动连接的从动轮一起转动,从而带动转杆上固定的搅拌杆跟着转动,产生的力便可以对染缸内的染料进行搅拌,使用起来非常方便。1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织带染色装置,通过固定板、第一导辊、第二导辊、第三导辊、第二驱动器、卷辊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在织布染色加工时对织布进行牵引,相较于部分设备,该织带染色装置安装了牵引装置,通过导辊将织布拉紧,有效防止装置在染色的过程中松动搅乱在一起,避免给工作人员增添工作负担,通过驱动装置带动卷辊,使得织布自动输送,无需人工拉扯,省时省力,给工作人员带来便利,使得装置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利用卷辊可以将织布上多余的染料刮掉,通过下方斜槽流入染缸,有效节省用料,工作人员将织布分别从第一导辊的上方与第二导辊下方以及第三导辊的上方穿入,之后通过第二驱动器提供动力,促使卷辊逆时针转动,下方装置同理,方向向相反,便可以对织布进行牵引,使得织布向右输送,实用方便。12、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织带染色装置,通过外壳、滤网、第三驱动器、第二轴承、扇叶、通风网、斜槽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对染色后的织布进行烘干,相较于部分设备,该织带染色装置安装了预烘干装置,通过驱动装置带动扇叶对织布进行吹风,起到一定烘干效果,防止染料滴落,给工作人员增添清洁工作,装置上端增设有滤网,有效防止空气流通时将灰尘带入装置,对织布造成污染,扇叶下方设置有通风网,方便空气向下流通,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利,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通过第三驱动器提供动力,使得第二轴承带动扇叶开始转动,促使空气流通,向下产生风力,对下方通过的织布进行预烘干,方便工作人员取出。技术特征:1.一种织带染色装置,包括染缸(1),其特征在于:所述染缸(1)的前端设置有搅拌装置(2),所述染缸(1)的上端设置有牵引装置(3),所述牵引装置(3)的上端设置有织带(4),所述牵引装置(3)的右侧设置有预烘干装置(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带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2)包括第一驱动器(21)、第一轴承(22)、主动轮(23)、从动轮(24)、转杆(25)、搅拌杆(26),所述第一轴承(22)位于第一驱动器(21)的前端,所述主动轮(23)位于第一轴承(22)的前端,所述从动轮(24)位于主动轮(23)的左侧,所述转杆(25)位于从动轮(24)的后端,所述搅拌杆(26)位于转杆(25)的左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织带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23)的后端通过第一轴承(22)与第一驱动器(21)的右端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轮(24)的右侧与主动轮(23)的左端传动连接,所述转杆(25)的前端与从动轮(24)的后端传动连接,所述搅拌杆(26)右侧与转杆(25)的左侧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带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3)包括固定板(31)、第一导辊(32)、第二导辊(33)、第三导辊(34)、第二驱动器(35)、卷辊(36),所述第一导辊(32)位于固定板(31)的前端,所述第二导辊(33)位于第一导辊(32)的右侧,所述第三导辊(34)位于第二导辊(33)的右侧,所述第二驱动器(35)位于第三导辊(34)的右侧,所述卷辊(36)位于第二驱动器(35)的后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织带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辊(32)的后端与固定板(31)的前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卷辊(36)的前端与第二驱动器(35)的后端传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带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52)的下端与外壳(51)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驱动器(53)的上端与外壳(51)的内侧可拆卸连接,所述扇叶(55)的上端通过第二轴承(54)与第三驱动器(53)的下端传动连接。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织带染色装置,涉及织带染色技术领域,包括染缸,所述染缸的前端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染缸的上端设置有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的上端设置有织带,所述牵引装置的右侧设置有预烘干装置。本技术通过第一驱动器、第一轴承、主动轮、从动轮、转杆、搅拌杆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对染缸内的染料进行搅拌,使得染缸内的染料不断流动,有效防止染料静置沉淀,避免结块,使得织带染色能够更加均匀流畅,提升装置织带染色的加工质量,通过第一驱动器促使第一轴承带动主动轮开始转动,使得通过皮带与主动轮传动连接的从动轮一起转动,从而带动转杆上固定的搅拌杆跟着转动,产生的力便可以对染缸内的染料进行搅拌。技术研发人员:陈连刚,李强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泉州市和景荣纺织品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831技术公布日:2024/7/23
- 上一篇:一种提花面料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异形扣装订辅助工件的制作方法